,自己则盘膝坐下,闭上眼睛,开始内视。他能感觉到体内有两股不同的能量流:一股是熟悉的晶蓝色,与水分子息息相关,那是"湿云心咒"的力量;另一股则是新出现的淡紫色,如同流动的薄雾,连接着外界的生命情绪,这便是"动物共情者"的能力核心。
当他集中精神于淡紫色能量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清晰的提示:
「动物共情者(初阶):
1. 情绪感知:可感知半径50米内大型野兽的愤怒、恐惧、痛苦等基础情绪,具象化为不同颜色与形态的能量场。
2. 简单情绪共鸣:可通过意念传递安抚、警惕等简单情绪,影响动物的短期状态。
3. 情绪解析:初步解析情绪来源,判断动物的意图(如攻击、逃跑、求助等)。
? 能力消耗:依赖精神力,过度使用会导致头痛、眩晕。」
"半径50米,基础情绪......"马龙喃喃自语,睁开眼睛。他望向洞外,集中能力感知周围。视野中立刻充满了各种颜色的情绪光晕:远处松鼠觅食的亮黄色,近处蚂蚁搬家的土黄色,甚至连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在他的感知中都带着淡绿色的生命律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注意到,不同动物的情绪能量形态也各不相同。食草动物的情绪通常像流动的雾气,温和而多变;而食肉动物的情绪则更像燃烧的火焰或绷紧的丝线,充满了力量感。刚才遇到的银背大猩猩的愤怒,是灼热的猩红烈焰;雪豹的痛苦,是压抑的紫色雾霭;而阿灰的情绪,则像温暖的橙色阳光,总是围绕在他身边,带着忠诚与依赖。
"试试看能不能更深入......"马龙将目光投向洞口不远处的一只正在啄食草籽的山雀。这是一只小型鸟类,按说不在"大型野兽"的感知范围内,但他还是尝试着集中精神。果然,只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淡蓝色警觉光晕,远不如大型动物的情绪那么清晰。看来能力目前确实只对大型野兽有效。
他又想起了雪豹,尝试在脑海中回放当时感知到的紫色伤恸雾气。他发现,在那片紫色中,除了痛苦和恐惧,还有一些更细微的情绪——比如对捕兽夹的憎恨,对自由的渴望,甚至还有对他和阿灰的一丝好奇。"原来情绪可以这么复杂......"他惊叹道,这让他意识到,仅仅感知基础情绪是不够的,未来还需要学习解析更复杂的情绪组合。
这时,阿灰突然对着洞口外低吠了一声,尾巴轻轻摇摆。马龙立刻收回能力,向外望去,只见一只毛色棕黄的狐狸正站在不远处,好奇地看着他们。狐狸的周身散发着淡橙色的好奇光晕,没有任何敌意。马龙尝试着向它传递友好的意念,想象着温暖的阳光。奇妙的是,狐狸的好奇光晕似乎变得更亮了些,它向前走了几步,歪着头看了看马龙,又看了看阿灰,然后才转身跑开。
"看来简单的情绪共鸣真的有用!"马龙心中一喜。这让他对未来的生存多了一份信心。如果能通过情绪共鸣与一些动物建立友好关系,或许能在这片森林中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信息。
不过,他也注意到,刚才只是一个简单的友好意念,就消耗了他不少精神力,额头微微有些发沉。看来能力的使用必须有所节制,不能过度消耗。他决定休息一下,恢复精神,同时思考如何将"动物共情者"与"湿云心咒"两种能力结合起来使用。
比如,在遇到危险猛兽时,可以先用共情能力感知情绪,判断是否处于发情期或攻击性状态,然后再用湿度场域制造水雾干扰,辅助逃脱;在安抚受伤动物时,可以用共情能力传递安抚情绪,同时用天气操控能力制造适宜的环境,比如干燥的空气促进伤口愈合,或者洁净的雨水清洗伤口。
想到这里,马龙感到一阵兴奋。两种能力的结合,让他在荒野中的生存手段变得更加多样。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能够主动地感知、沟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的生命与环境。
第四节 野性课堂:阿灰的默契与共情实践
休息了片刻,马龙的精神恢复了许多。他决定带着阿灰进行一些实地练习,巩固新掌握的共情能力,同时也想看看阿灰是否能对他的感知产生共鸣。毕竟,阿灰是他在这片森林里最忠实的伙伴,彼此之间的默契至关重要。
他指着不远处一棵大树下的阴影,对阿灰发出"去看看"的指令。阿灰立刻摇着尾巴跑过去,鼻子在地上嗅来嗅去。马龙集中精神,感知着阿灰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