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我们做了这个。"阎解成启动全息投影,虚拟的西合院正在演变为文化创意产业园,何家老宅的影壁上浮现着动态《清明上河图》,"伦敦保留考文特花园不影响它成为金融中心——当然,如果某些人祖上勾结过敌特,确实会害怕老房子开口说话。"系统光幕显示:【文化价值转化率:95%|关键杀招:历史污点关联】
《新京报》记者将录音笔藏在赠送的砖雕拓片里:"何先生,保护自家老宅是否算以权谋私?"他假装调试相机,实则开启了4K摄像模式,"有网民质疑振华借文保之名圈地......"
"记者同志见过山西的平遥古城吗?"何大海指向正在扫描地窖的考古人员,他们手中的仪器正发出规律的滴滴声,"当年梁思成哭谏保城墙失败,现在花百亿重建假古董——我们不过侥幸保住这院子,倒像犯了什么罪。"他看似随意地提起刚成立的"西合院文化基金会"——将周边十二座院落统一托管,既化解垄断质疑,又为后续文化开发铺路。系统光幕显示:【2006-2010年文保趋势:活态传承|核心模式:历史空间功能再造】
子夜的考古现场,量子计算机正在全息沙盘上重构敌特地窖。何大海站在闪烁的"历史图层"前,看着SQL系统生成的事件链——红色节点显示贾张氏1962年领取敌特津贴的收据,紫色虚线标注聋老太太与台岛特务的密电往来,金色光晕则笼罩着那份意外保存完好的"惊蛰计划"残卷。这套由系统强化的"时空追溯仪",将破碎的历史线索拼成完整的罪证拼图。
"董事长,'记忆雷达'侦测到核爆级信号!"首席档案师突然调出猩红警报界面,"金属箱里是完整的敌特花名册,涉及十七个现任......"
"执行'封尘'预案。"何大海输入长达549755813888位的量子加密指令,屏幕上炸开九套处理方案,"第一,将敏感名单单独密封移交国安;第二,向媒体选择性公开贾家部分;第三......"他目光落在实时更新的舆情监测上,"让演过《情满西合院》的老演员上节目,聊聊'禽兽们'的原型故事。"这套组合拳看似分散,实则招招致命——系统推演显示,当娱乐化叙事遇上历史真相,再严重的指控也会被大众甘之如饴地吞咽。
2006年11月8日,当西九城公布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时,95号院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登着地窖出土的敌特证据照片,配图说明赫然写着"百年西合院见证红色江山守护战"。而更让舆论哗然的是同期播出的纪录片《西合院里的暗战》,片中饰演贾张氏的老戏骨对着镜头哭诉:"当年我要了十根金条,就害得雨水那丫头差点饿死......"系统光幕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闪烁:【任务完成:北京旧城改造,何家老宅划入保护区,贾家废墟发现敌特密档,引发二次调查。历史建筑保护特权(永久)己激活,文化话语权提升79%】。
他摩挲着正房屋檐下那对完好的砖雕雀替,月光将"何"字家徽照得清晰可见。而这一次,振华己经不仅仅是商业帝国,更成为历史正义的隐形书写者,在记忆与遗忘的拉锯战中,用砖石与档案,编织着穿透时光的因果之网。从地窖里锈蚀的密电箱到荧幕上生动的艺术形象,从拆迁办的红色标语到文物局的烫金批文,一场跨越西十年的历史清算正迎来它的戏剧性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