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八极拳,成国士无双 > 第94章 与日子国财团技术合作

第94章 与日子国财团技术合作

会议室瞬间安静。何大海不慌不忙地取出那份米国专利证书:"山本先生可能不知道,HT-107的核心技术其实源自振华1968年的一项基础研究。"他翻开文件,指向一组复杂的数据图表,"这是我们当年在《电子工程学报》发表的论文,上面清楚记载了这种电路架构。"

日方专家立即凑上前查看,随即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日语讨论。何大海气定神闲地品着茶,心知肚明这份"论文"是振华情报部连夜伪造的——但上面的数据全部真实,因为都来自日立内部泄露的技术资料。这种"用你的技术打败你"的策略,正是商业间谍战的精髓。

谈判陷入僵局时,何大海适时地抛出了橄榄枝:"其实振华更看重未来的合作。中国有句古话,'和气生财'。"他从公文包取出一份企划书,"我们准备投资五亿港币建立亚洲最先进的半导体工厂,希望能引进日立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个数字让田中眼镜后的瞳孔明显扩大。1979年的五亿港币,相当于日立全年海外投资的西分之一。老狐狸终于松口:"何先生有什么具体想法?"

"技术转让费按行业标准的1.5倍计算。"何大海翻开企划书,"但日立需要派驻技术团队常驻港岛,为期三年,全面指导我们的生产流程。"这正是系统奖励的"日子国技术专家团队"的合法化途径——通过正式合同将日子国最优秀的工程师"借"到振华。

山本立即反对:"这不可能!核心技术团队绝不能外派!"

"山本君!"田中厉声喝止,转向何大海时又换上和蔼笑容,"何先生,这个条件确实有些......特殊。能否改为定期技术指导?"

"那就太遗憾了。"何大海作势要收起文件,"东芝和NEC的代表下周也会来港,他们对这个项目似乎很感兴趣......"

这个虚张声势的 bluff 立即见效。日立与东芝是死对头,绝不愿看到对手抢占先机。田中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何先生,请给我们三天考虑时间。"

"当然。"何大海起身握手,"今晚我在酒店准备了便宴,还请诸位赏光。"他故意用了"便宴"这个谦辞,实则安排了人均五千港币的怀石料理——对付日子国人,就要用他们的方式。

晚宴上,清酒过三巡,气氛逐渐热络。何大海注意到山本一首盯着娄小娥看——这位振华公关总监今晚穿着改良旗袍,既端庄又性感,完美符合日子国人对中国美女的想象。他悄悄对娄小娥使了个眼色。

"山本先生,"娄小娥适时地坐到年轻工程师身边,流利的日语带着京都腔,"听说您是大阪大学的博士?我对半导体技术一首很感兴趣呢。"她的指尖轻轻划过山本的手背,后者立刻红了脸。

何大海满意地看着这一幕。山本是日立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也是这次谈判的关键人物。如果能从他身上打开突破口......

宴会进行到高潮时,田中己经喝得满脸通红,拉着何大海称兄道弟。就在这时,许大茂匆匆走来,在何大海耳边低语:"处长,监听组有重大发现!台岛的陈志强昨天秘密会见了三菱电机的代表!"

何大海眼神一凛。果然不出所料,台岛方面也在积极活动。他立即调整策略:"田中先生,"他举杯敬酒,"其实我们还有个更大的合作计划......"他故意压低声音,"振华刚刚获得内地政府的批文,将在沪上投资建设亚洲最大的电视机厂,年产能一百万台。"

这个数字让田中手中的酒杯差点滑落。1979年,全日子国的电视机年产量也不过千万台规模。"何先生是说......"

"技术合作,市场共享。"何大海一字一顿,"日立提供显像管技术,振华负责生产和销售,利润五五分成。"他抛出了致命诱惑,"想想看,十亿人的市场。"

系统光幕闪烁:【检测到日方态度动摇,建议抛出内地市场诱饵】。这正是日子国企业无法抗拒的蛋糕——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家电市场几乎一片空白。

田中与几位高管用日语快速交谈了几句,突然起身鞠躬:"何先生,我们接受您的条件!技术团队下周就到港岛!"

签约仪式在三天后举行。当田中与何大海在镁光灯下握手时,谁也没注意到站在角落的山本正与娄小娥交换电话号码。这个年轻的日子国工程师不会知道,他即将成为振华情报网的又一枚棋子。

随着日立技术团队的到来,振华电子的生产工艺突飞猛进。何雨水带领的研发小组日夜泡在实验室,将日子国技术消化吸收后再创新。而更关键的是,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