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八极拳,成国士无双 > 第88章 文化产业发展

第88章 文化产业发展

**第八十八章 文化产业发展**

1977年初春的西九城,寒风依旧凛冽,但政治气候己然不同。?狐/恋_文¢学` +追*嶵~新`章^劫?长安街两侧的梧桐树抽出嫩芽,故宫的红墙下,一群刚"平反"的老艺术家正围着振华集团捐赠的进口摄像机啧啧称奇。何大海穿着笔挺的深灰色中山装站在人群边缘,胸前别着"特邀顾问"的证件,看似低调,实则每一道目光都暗中聚焦在他身上。

"何先生,这台阿莱弗莱克斯要二十多万港币吧?"西九城电影制片厂的谢晋导演抚摸着摄像机冰冷的金属外壳,声音有些发颤。这位刚结束十年劳改的导演,手指关节还留着冻疮的疤痕,"我们厂去年全年的设备预算才五万人民币......"

"谢导言重了。"何大海微笑着递过热茶,搪瓷缸上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红字,"振华只是尽了点绵薄之力。"他转头对身后的许大茂使了个眼色,"我们带来的那批柯达胶片,明天就能送到北影厂仓库。"

系统光幕在视野中展开:【文化产业布局进度:41%......检测到关键人物谢晋好感度+30%......文化影响力+15%】。这正是何大海想要的效果——用最先进的设备敲开内地文化市场的大门,而谢晋这样的宗师级导演,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许大茂凑过来低声道:"处长,沪上那边来电话,上影厂的吴贻弓导演也想见您,说是讨论《城南旧事》的改编权。"

何大海微微颔首。这部根据林海音小说改编的电影,将成为改革开放后内地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文艺片,他当然不会放过投资机会。"告诉吴导,振华不仅提供全套拍摄设备,还可以安排去港岛取景。"他顿了顿,"顺便问问他对日子国富士胶片有没有兴趣——我们可以通过特殊渠道弄到。"

"这......"许大茂瞪大眼睛。日子国胶片在内地属于严格管控的进口物资,但联想到何大海在东南亚的走私网络,又觉得合情合理。~兰?兰¢文*穴\ ~耕+鑫,罪·筷?

正说着,一个穿军绿色棉袄的年轻人匆匆跑来,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何顾问,文化部的领导请您去会议室!"

---

文化部小会议室的暖气烧得太热,玻璃窗上凝结着水珠。何大海坐在长桌末端,面前摆着杯冒着热气的龙井,看似随意地观察着在场众人。主位上的是文化部新任副部长老郑,左手边坐着北影、上影、长影三大制片厂的厂长,右手边则是刚"解放"的一批著名导演和编剧。所有人都神情亢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久违的创作激情。

"同志们,"老郑敲了敲茶杯,"党中央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今天请港岛的何先生来,就是想探讨如何尽快恢复我们的电影生产。"

何大海注意到老郑说"港岛的何先生"时,几位老艺术家眼中闪过的不屑。这也难怪,在这些人眼中,港岛不过是文化沙漠,而他们即使被批斗十年,骨子里还是瞧不上商业电影。

"郑部长,"何大海不慌不忙地打开公文包,取出一叠照片,"这是振华影业近年拍摄的部分作品,请各位指正。"

照片在众人手中传阅,引起一阵低声惊叹。有古装武侠片《独臂刀》的拍摄现场,有文艺片《董夫人》的威尼斯电影节领奖照,甚至还有与邵氏合作的《大军阀》剧照——全是内地看不到的"禁片"。谢晋导演盯着《董夫人》的照片久久不语,那是1969年他在牛棚里就听说过的电影,没想到拍得如此精美。

"何先生,"老郑推了推眼镜,"这些电影......思想性怎么样?"

会议室瞬间安静。这是个敏感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踩雷。何大海早有准备,从内袋取出份文件:"这是港岛左派报纸对《董夫人》的评论,认为它'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如\文?网′ !耕,欣*最,全′"他故意引用了一句鲁迅名言,立刻赢得几位老作家的共鸣。

系统光幕适时刷新:【检测到文化部官员态度软化......建议提供"样板项目"以获取信任】。

"各位领导,"何大海突然提高声音,"振华愿意全额投资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电影,题材可以由部里指定,导演和演员也由内地选派。"

这个提议像炸弹般在会议室引爆。老郑与几位厂长交头接耳,而谢晋等导演则眼睛发亮——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能重执导筒,还能获得梦寐以求的拍摄资金。

"题材嘛......"老郑沉吟片刻,"最近中央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