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1973年石油危机获利**
1973年10月的港岛,闷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d,a′w~e+n^x`u¨e~t_x¨t-.\c^o`m^何大海站在振华大厦顶层的落地窗前,指尖轻轻敲击着红木办公桌,目光落在桌上那份《明报》的头版头条——《中东战火再起:埃及叙利亚联军突袭以色列》。窗外维多利亚港的油轮比往日多了三成,全都吃水极深,显然是在疯狂囤积原油。
“处长,伦敦分部的密电。”许大茂推门进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西装外套搭在手臂上。他递过一张电报纸,手指微微发抖,“OPEC宣布石油禁运,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己经涨了70%!”
何大海接过电报,嘴角微微上扬。系统光幕在视野中展开:【1973年石油危机事件触发,签到奖励“石油交易独家渠道(3年)”己激活】。这比他预想的还要早两周——看来阿拉伯国家这次动真格了。
“通知霍启明,今晚的船全部按B计划装货。”何大海转身走向保险柜,输入密码的手指稳如磐石,“让阿彪把屯门油库的‘特别储备’转移到深圳湾。”
许大茂瞪大眼睛。屯门油库那些贴着“工业润滑油”标签的储罐里,其实是振华这半年来秘密囤积的三十万吨原油——全是利用系统“物质穿透伪装”技术从伊朗走私来的,连海关的检测仪都查不出异常。“处长,现在抛售是不是太早?分析师说油价还能再涨……”
“等华尔街那帮蠢货反应过来就晚了。”何大海从保险柜取出个牛皮纸袋,里面是瑞士银行的本票和十几本不同名字的护照,“你亲自去趟苏黎世,把这些分存到我们控制的离岸账户。记住,每家银行不超过两百万美元。”
许大茂接过纸袋时,手指不小心碰到袋底的金属物体——是把小巧的PPK手枪,枪身上刻着阿拉伯花纹。“这是?”
“沙特石油大臣私人卫队的制式装备。”何大海系上西装扣子,袖口的铂金纽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上个月他在澳岛赌场输给霍英东的,现在正好物归原主。”
电话突然响起。娄小娥急促的声音传来:“大海哥!怡和的约翰逊带人闯进我们中环的写字楼,说要查什么‘走私证据’!”背景音里混杂着英语的呵斥和文件柜倒塌的巨响。,天`禧^晓′税¢罔· \追?罪/辛/蟑·结.
何大海眯起眼。怡和洋行这条英国佬的走狗,自从浅水湾地皮争夺战败北后就处处与振华作对。他按下桌上的红色按钮,整面墙的显示屏立刻亮起——振华各处的监控画面中,穿制服的搜查人员正粗暴地翻箱倒柜。“让他们查。”他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记得‘不小心’落几份文件在财务室——就说是从太古洋行‘借’来的船运记录。”
娄小娥立刻会意。太古与怡和虽是英资兄弟企业,私下却为争夺航运市场斗得你死我活。她压低声音:“要不要启动‘蜂鸟’?”这是安插在怡和高层的卧底代号。
“不必。”何大海看了眼腕表,“二十分钟后,伦敦交易所的原油价格会突破每桶12美元。那时候约翰逊就没心思查账了。”
挂断电话,他转向许大茂:“告诉何大清,今晚的潮州商会晚宴多准备些‘醒酒汤’——我要请几位阿拉伯朋友尝尝御厨手艺。”他特意在“醒酒汤”三字上咬了重音,这是暗号——汤里会加系统奖励的“忠诚药水”,能让饮者在十二小时内对提问者言无不尽。
许大茂刚离开,何雨水就从侧门闪了进来。这个哈佛的高材生如今戴着黑框眼镜,白大褂下穿着振华制药的工作服,手里捧着个保温箱。“二叔,第一批仿制的PF-73样品出来了。”她打开箱盖,里面整齐排列着二十支蓝色安瓿瓶,“按您吩咐,分子式微调过,检测不出是辉瑞的仿制品。”
何大海取出一支对着光观察。液体在阳光下呈现出诡异的荧光蓝,正是系统资料里描述的“未来爆款抗生素”特征。“临床试验数据呢?”
“深圳的‘志愿者’反馈很好。”何雨水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得不像二十三岁的姑娘,“特别是那些参加过越战的老兵——伤口感染率比用青霉素低了87%。”
窗外突然传来首升机的轰鸣。何大海拉开百叶窗,看见印着怡和标志的首升机正降落在对面大厦天台。时机掐得正好——系统预知的原油价格暴涨应该己经传遍伦敦金融城。他按下对讲机:“阿坤,把会议室那台‘收音机’打开,调到BBC频道。”
沙沙的电流声后,女主播急促的英式英语响彻房间:“……北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