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这是在给他机会"解释",或者说,找台阶下。
"王主任,这事我可以解释。"他坐首身体,"食品厂最近在试制新产品,我经常半夜去检查生产线。您知道,现在技术革新抓得紧..."
"什么新产品需要半夜试制?"王主任狐疑地问。
"军用压缩饼干。"何大海面不改色,"部里交代的军工任务,要求绝对保密。"说着从内兜掏出张盖着国防科委公章的文件——当然是系统死士伪造的。
王主任仔细检查文件,眉头渐渐舒展:"原来如此...怎么不早说!"她如释重负地把举报信塞回档案袋,"这事我会处理,你安心工作。"
走出街道办,何大海长舒一口气。这关暂时过了,但刘大脑袋不会善罢甘休。他必须加快步伐——系统任务显示,距离全家赴港只剩最后两个月了。
当天下午,何大海去了趟娄家。娄半城正在书房欣赏一幅古画,见他来了连忙收起。
"何老弟,脸色不太好啊。"
何大海简明扼要地说了情况。娄半城听完,老练地眯起眼睛:"刘大脑袋...是不是原来食品厂那个?我听说他跟李怀德走得很近。"
"没错。"何大海冷笑,"这两人现在穿一条裤子。"
娄半城沉思片刻,突然问:"你还记得杨厂长留下的那个小本子吗?"
何大海眼前一亮。杨厂长被批斗前,确实给过他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了李怀德贪污军需物资的铁证。
"您是说..."
"打蛇打七寸。"娄半城意味深长地倒了杯茶,"刘大脑袋不足为虑,关键是李怀德。只要他自顾不暇..."
何大海会意。当晚,一份匿名举报材料出现在了市革委会主任的办公桌上——详细记录了李怀德三年来倒卖轧钢厂特种钢材的经过,连交易地点和金额都一清二楚。
三天后,李怀德被隔离审查。树倒猢狲散,刘大脑袋顿时慌了神,再也没心思追查何大海的事。
风平浪静后,地下小组重新集结。这次何大海更加谨慎,将碰头地点改在了轧钢厂废弃的锅炉房——这里几乎没人来,而且有多个出口便于疏散。
夏去秋来,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张工程师团队成功仿制出日本索尼的便携式收音机全套电路,性能参数达到原装的90%;陈工程师则攻克了短波接收的关键技术,为未来开发军用无线电打下了基础。
九月中旬的一个雨夜,何大海在锅炉房召开了最后一次全体会议。
"同志们,我们的阶段性任务完成了。"他指着桌上厚厚一摞图纸,"这些成果将通过特殊渠道送往香港,在那里投入生产。"
六位工程师既兴奋又不舍。他们知道,这些凝聚了无数心血的研究即将在异乡开花结果。
"何政委,"张工程师突然问,"我们...还能继续吗?"
何大海沉默片刻,郑重地说:"现在形势所迫,必须暂停。但我向你们保证——总有一天,国家会需要你们的知识和才华。到那时,希望各位还能保持这份热忱。"
他给每人发了个信封,里面装着未来三年的生活补助和一份特殊"聘书"——盖着振华电子公司印章的技术顾问合同。
"记住这个编号。"何大海指着合同右上角的数字,"将来无论你们在哪里,只要看到报纸上登这个编号的广告,就是召集信号。"
雨声中,七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个在特殊年代诞生的"夜间研讨会",就此暂时画上句号。但它播下的种子,终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破土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
送走六位工程师,何大海独自在雨中站了很久。系统光幕无声地弹出:【任务完成:知识分子网络与夜间研讨会。奖励己发放:隐蔽工坊(存在感-80%,防搜查)】。
这个奖励将伴随他前往香港,在新的战场上继续发挥作用。何大海摸了摸贴身口袋里的香港地图——北角海滨大厦12层的办公室里,许大茂应该己经收到了他寄去的最后一批技术资料。
秋风卷着落叶掠过脚边。何大海抬头望向南方,仿佛看到了维多利亚港璀璨的灯火。在那里,一个属于何家的商业传奇,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