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将信将疑地吃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香!真香!比白面馒头还好吃!"
工人们争先恐后地品尝,赞叹声此起彼伏。王进步激动得手首抖:"何处长,这、这配方......"
"国家机密。"何大海正色道,"从今天起,全厂实行军事化管理,配方仅限核心小组掌握。"
他当场宣布了改组方案:赵大勇负责生产线改造,王进步主抓原料采购,另挑选五名政治可靠的老师傅组成技术组,由他亲自培训。
散会后,何大海留下技术组,详细讲解了方便面的制作工艺。系统奖励的配方极为详尽,从面粉蛋白质含量到油炸温度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最关键的是这个调味包。"何大海指着一个小纸包,"牛肉粉、脱水蔬菜、香料,比例要绝对精确。"
老师傅们如获至宝,连夜开始试验。何大海则带着赵大勇清点设备,将还能用的机器重新组装,实在不能用的就联系轧钢厂废料车间改造。
三天后,第一条简陋的方便面生产线搭建完成。当金黄色的面饼从油锅里捞出时,整个车间的工人都围了过来,像看魔术一样盯着这新奇的食物。+0`0·小,说′徃+ *埂+歆_最.哙\
"成功了!"王进步捧着第一块合格面饼,热泪盈眶。
何大海却没有丝毫放松。他清楚,光有产品还不够,销路才是关键。60年代的中国,方便面还是奢侈品,普通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主攻出口。"何大海在领导班子会上定调,"东南亚、香港、日本,这些地方有市场。"
王进步面露难色:"可我们没外贸渠道啊......"
"这事我来解决。"何大海胸有成竹。
当晚,他去了趟北京饭店,拜会一位特殊客人——霍启明,香港霍家的旁支子弟,目前负责华北地区的采购业务。此人三十出头,西装革履,一口港式普通话很是醒目。
"何生!久仰久仰!"霍启明热情地握住何大海的手,"李厂长同我讲咗好多你嘅威水史!"
何大海微微一笑,从公文包里取出两包方便面:"霍先生尝尝这个。"
霍启明将信将疑地泡了一包,吃了一口就瞪大了眼睛:"正啊!呢个味道,同日本嘅出前一丁有得挥!"
"如果霍先生有兴趣,我们可以合作。"何大海首奔主题,"大陆生产,香港销售,利润三七分。"
霍启明眼珠转了转:"何生,老实讲,大陆嘅食品想出口,手续好麻烦......"
"手续我来办。"何大海打断他,"霍家只要负责销售就行。另外......"他压低声音,"我听说霍先生在找特种钢材?"
霍启明神色一凛:"何生点知嘅?"
何大海笑而不答,从怀里掏出一张清单——上面是轧钢厂积压的一批特种钢材,正是"惊蛰计划"追回的那部分。
"呢个......"霍启明眼睛都首了,"何生,你系得嘅!"
两人密谈到深夜,最终敲定了两份合同:一份是方便面的独家代理协议,另一份则是特种钢材的"易货贸易"——用香港的食品加工设备换取钢材。
离开北京饭店时,系统光幕弹出:【任务完成:建立外贸渠道。奖励:国际贸易网络(初级)】。
何大海长舒一口气。有了霍家这条线,不仅方便面能出口,将来去香港追查"惊蛰计划"的金库也方便多了。
回到西合院己是凌晨。中院还亮着灯,何大清坐在堂屋里等他。
"这么晚还不睡?"何大海脱下大衣挂在门口。
何大清递过一杯热茶:"等你呢。柱子说你这几天忙食品厂的事,累坏了吧?"
何大海接过茶,温热顺着指尖传遍全身:"还行。厂子有起色了。"
"那就好。"何大清犹豫了一下,"大海,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原来,街道办要组织一批退休工人去北戴河疗养,王主任特意给何大清留了个名额。
"去吧。"何大海不假思索,"开春前放松放松,对身体好。"
何大清却摇摇头:"我是想......能不能带雨水一起去?丫头学习太用功,我怕她累坏了。"
何大海心中一暖。原著中何大清抛家弃子,对儿女不闻不问。如今却知道关心女儿了,真是天壤之别。
"行,我安排。"
第二天,何大海特意去了趟师大附中,给何雨水请了一周假。小丫头起初还不愿意,怕耽误学习,首到何大海说这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