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 第189集 初到小镇

第189集 初到小镇

石板路在此处分成两条岔道,左边的通向一片竹林,右边的则蜿蜒进一条窄巷。巷子两侧的屋檐几乎要碰到一起,阳光只能从缝隙里漏下,在地面投下断续的光斑。啊玉伸手触摸身旁的木墙,指尖传来温润的质感,那是无数次打磨上漆后留下的包浆,像老人手背的皮肤,布满皱纹却带着暖意。墙上还留着褪色的标语,字迹模糊得只剩“团结”“生产”几个字样,被爬山虎的藤蔓半遮半掩。

“这房子得有年头了吧?”陈默仰着头,目光停留在二楼雕花的窗棂上。那是一组“梅兰竹菊”的镂空图案,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开裂,却依然能看出工匠的精湛手艺。一只肥猫正趴在窗台上打盹,被突然闯入的人影惊扰,不满地“喵”了一声,尾巴懒懒地扫了扫。

巷子深处飘来饭菜的香气,是那种柴火灶特有的、混合着稻米和腊肉的香味。啊玉的肚子适时地叫了一声,惹得林姐笑起来。老周却停在一家老照相馆的门前,玻璃橱窗里陈列着泛黄的照片,有穿着婚纱的新人,有梳着辫子的孩童,还有一张黑白照片,拍的是当年的石拱桥,桥上站满了戴斗笠的人,背景是望不到边的稻田。

“老板,还在营业吗?”老周推了推虚掩的木门,门轴发出“吱呀”的响声。里面走出个戴圆框眼镜的中年人,围裙上沾着显影液的痕迹,“拍快照吗?立等可取。”他指了指墙角那台老式海鸥相机,皮腔上烫金的字已经斑驳。陈默眼睛一亮,立刻掏出自己的相机,与中年人讨论起光圈快门来,刚才在火车上的疲惫早已烟消云散。

四、时间的褶皱

在巷口的茶馆坐下时,铜壶里的水刚好沸腾。茶馆老板是个精瘦的老头,穿着对襟短褂,指甲缝里带着洗不掉的茶垢。他往粗瓷碗里抓了把碧绿色的茶叶,然后提起铜壶,沸水呈抛物线状注入碗中,茶叶在水中舒展翻腾,立刻渗出清亮的茶汤。“尝尝看,”老头操着带口音的普通话,“自家山上种的云雾茶。”

啊玉捧着茶碗,热气氤氲了她的眼镜片。喝第一口时,先是尝到微苦,随即回甘从舌根蔓延开来,带着山野间特有的清冽。林姐把茶碗举到鼻尖轻嗅,“好像有松果的味道。”老周则小口小口地啜饮,目光落在院子里那棵老桂花树身上,树干上钉着的木牌写着“树龄:一百二十年”。

阳光透过葡萄架的缝隙,在桌上投下铜钱似的光斑。几只小鸡从桌下钻过,毛茸茸的黄色身影惹得啊玉想去抓,却被它们“唧唧”叫着躲开了。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咚—咚—”,两声悠长,在寂静的午后显得格外清晰。

“现在还有更夫?”陈默放下相机,满脸好奇。茶馆老头擦着桌子,慢悠悠地说:“打更不是为了报时,是让镇子有个动静。不然太静了,怕人心里发慌。”他指了指墙上挂着的老座钟,指针正指向三点一刻,“这钟还是民国时的物件,走得慢了,每天要拨三次。”

啊玉忽然发现,在这里,时间似乎有着不同的流速。不是城市里那种被钟表刻度切割得精准的分秒,而是像门前的溪水,不紧不慢地流淌。石板路上的脚步声、茶馆里的谈笑声、远处的梆子声,共同构成了时间的节拍。她想起出发前熬夜做的行程表,此刻正安静地躺在背包深处,那些精确到分钟的安排,在这里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你们看那个。”林姐指着对面屋顶。一只黑猫正蹲在青瓦上,慢条斯理地舔着爪子,阳光把它的影子投在白墙上,随着它的动作缓缓移动。那影子像一幅活的水墨画,笔触间充满了慵懒的诗意。啊玉忽然觉得,这才是时间该有的样子——不是被追赶的猎物,而是可以静静凝视的风景。

五、尘埃里的光

傍晚时分,阳光开始变得柔和,把青瓦的颜色染得更深。啊玉独自走到镇口的溪边,脱了鞋把脚伸进水里。溪水很凉,带着水草的滑腻感,鹅卵石硌着脚底,却有种奇异的舒适。几只红蜻蜓贴着水面飞行,翅膀在夕照下透明如琉璃。

她想起临行前母亲的电话,“去那种小地方有什么意思,不如在家歇歇。”母亲不知道,当她在地铁里被人潮挤得喘不过气时,当她看着办公楼玻璃幕墙上自己疲惫的倒影时,那本《江南古镇志》里的青瓦白墙曾给过她多少慰藉。此刻脚踩在真实的泥土上,闻着混杂着炊烟和水汽的空气,那些在城市里积攒的焦虑,竟像溪水流过卵石般,被一一抚平。

“发什么呆呢?”陈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相机,镜头上还挂着刚拍的照片——是刚才那只在窗台上打盹的肥猫。“你看这光线,”他把相机递给啊玉,“简直是摄影师的天堂。”屏幕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