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了第六混成旅团与第九混成旅团两支战斗力还算不错的独立混成旅团。
日军的部队战斗力强弱,可以简单粗暴地从数字上进行判断。
所以,首接看番号数字,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办法。
日军师团番号从第 1 到第 20(第 13、第 15、第 17、第 18 师团没有设立)基本都是甲级师团,属于战斗力较强的部队。这些是日军的常备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通常是日军的王牌部队。
比如号称日军“钢军”的第五师团。
这次,为了压制晋省局势,日军常备师团就派来了足足三个。
看得出来,经过这次战斗之后,日军高层对于晋省战场是真的非常重视。
这其中,第六师团,也就是熊本师团,更是倭国第一批野战师团之一,也是二战爆发前日军 17 个常设师团之一,不但资历很老,战斗力也是很强的。
被调走的两个师团,就是番号在原师团番号前加 100,它们两支部队属于常设师团的预备役部队。其兵力与常设师团相当,但在战斗经验和训练程度上可能不如常设师团。
另外,日军后期还出现了番号在 110 之后的师团,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丙级师团(番号从 110 到 300 之间)和丁级师团(番号也在 110 至 300 之间)。
这些师团的兵力少、、武器装备不行,兵员素质低,战斗力很差,是日军后期用来凑数的一些部队。
三个一流师团,加上两个独立混成旅团,日军在晋省的部队,一度高达十万人之巨。
并且,这些部队还都是精锐部队。
就这样,在这种大好局面之下,梅津美治郎于1937年12月正式担任加强版的华北派遣军第一军中将司令官,接替作战不力的香月清司。
他的到来,比李志那个时空提前了足足半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