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在爱之前(六)
她问我,她还像以前那么可爱吗?我犹豫了。
语言的不完美加深了心灵之间的分离。生活和性格,竟能把灵魂在同一个世界相隔。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呢?我又有什么值得她爱呢?她又怎么会开始爱呢?她来了后,没有我期待的热情。现在想或许是我自己的原因吧,但那时候还是有些失落。我想到了逃避……
现实无知而盲目,只能看到相似和相异,这是现实的命运。
虽然还有困惑。我们是相似还是相怜?受伤失落需要安慰,还是水落石出尘埃落定?真爱是纯粹还是经历?一见钟情还是一见如故?为何有镜子里的动人?她的舌头瞬间变得冰凉,还是我发烫?理性总会带来无休止的疑问。
世界是不对称的:信仰和怀疑,过去和未来,成长和老去,还有江依真和周诗语……
第一次见面就是重逢,就像我见到格林和江依真那样。就像梦的影子,又像镜子……
对称呈现端庄,不对称却隐含神秘的魅力。只要看着镜子里她的微笑,我就会遗忘忧伤。担心多看习惯而失去。对称又不对称就是镜像。当我不看的时候,镜子是空白的……
灵性的人是最高贵的,情感最丰富,应该痛苦最少。事实却相反。
如果时间颠倒,或许就是完美!没有背叛,没有抛弃……
失去和不得,哪个更不幸?因为知道结果,我在回忆里面对未来……
如果裴夫是对的,一生只能爱一次,一次只会一生。那对周诗语的爱还可能吗?如果心只能承受一次的伤。
我跟周尽管形影不离,相互却只称呼姓名……
忠诚还是背叛?命运让溪舟同行,情感大门从此对将来关闭……而格林早已在里面。并非藕断丝连,并非移情别恋。非此即彼的理智无法理解爱的悖论。过去的自己,自己的过去,都无法抛掉。
爱是仰慕向往的互补,还是理解同情的相似?是认同的知己,还是向往的吸引(指引)?爱,是心灵向往的呼唤,还是相互一致的和谐?找到另一半,还是找回自己?心灵无形,难以融合,也难以分开。
裴夫就像一位预言家,就像无法逃脱的命运。
我开始对裴夫的问题感兴趣了。
爱应该是什么样的?是陪伴还是祝福?是一生照顾还是保持完美的距离?我追问灵魂。可灵魂完整吗?它需要映照还是弥补?
我有什么条件让格林爱呢?虽然很难一见,我对她的熟悉超过对自己,而她在某个时刻或许有过感动,却被时间的沙漠所覆盖。渴望挣脱一切,却无法挣脱渴望。
突然的幸福,没有考验,没有过程。周每一天都在恋爱之中,喜悦的微笑在她的脸上,步履轻盈。在她身上我像看到了梦想。
假期写给周的信里说:思念一个人的感觉,就如看到枫叶一片接着一片飘落,却无可奈何,虽然知道明年春天绿叶又会冒出枝头,但依然感慨树叶与树分离的依依不舍。红枫在春天新生为红色,在夏天成为绿色,而到深秋落叶时刻,直接从绿色枯萎,不再经过红色……
怀念和思念(期待)有何不同?为何无意睡去,一次次沈思体验活着的意义?深夜既是终点,也是起点。白天人们忙碌,活着就是改变。把自己交给意志,精神却悄悄睡去……
沈迷于梦境,回忆只有忧伤。现实尽管逼真,但情感混合了更多“杂念”(那是生物本能,过于沈浸不利于生存)。梦里却有最纯粹的情感。在更真切的黑夜里,她只属于她自己……
青春在低头时一晃而过,我已不完全是我。曾经的相遇和情愫,在那个曾经的世界……
我在夏日来临前离开杭州出国。没有告别,只有远离……
过去当我想起她的时候,遥远的家里茉莉花依次开放,清新幽静,淡雅可爱。我忘了它有果实。她是我所陌生的世界:那里除了古典舞和宫廷乐,还有她投入的生活,没有我那样的犹豫。在追寻梦的源头的路上,越走越远,离开了那位一直在边上静待的女神。
啊,在现实里我们应该在一起了。然而,我再怎么让自己清醒,一遍遍确认都不是事实!只是偶尔路过她家附近,才发现渐行渐远,向往却不可能走进。她已不见身影。我依依不舍地一次次离开。我日夜沈思,还是无法理解为何已经不可能。我又一次次地回来。我困惑不解,就无法接受。现实就变得如梦如幻……
在她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在爱之前,我都在。
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