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晚清大变革 > 第四十三章 战略转变

第四十三章 战略转变

公审结束的第二天,英雄阿克顿叛变的报告如同狂风暴雨般吹遍了京城内外各个角落。除了各种小道消息在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传播外,共盟国发行的报纸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某位不知名作者撰写的一篇文章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对阿克顿的转变过程,这篇文章写阿克顿到达共盟国,立刻就被这里的平等氛围所感染了。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贵族压迫百姓,没有各种不公的法令。

农民吃的饱穿的暖,做工者不仅能领到足额工资,而且工作时间也少,每天只有8到9小时,一月还有一次按摩疗养机会!

接着,阿克顿又被亲切的冯委员长所召见,阿克顿立刻就被冯委员长那严密的论证逻辑所折服,认识到了自身的罪孽。虽然阿克顿表现出了悔改之意,但架不住群情激奋,冯委员长只好挥泪作别阿克顿。(实际上冯万难只是眼睛痒,揉了揉眼睛)

在审判台上,阿克顿大声承认了自已有罪,与其他死不悔改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刑场上,阿克顿坦然地面对了自已的死亡,死时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死太快了,来不及眨)

阿克顿的一生虽然是罪恶的,好在他临死前有所悔悟,所以死的并不是那么难看。(实际上死的非常难看)

相比之下,其他反动分子的死相往往面目狰狞,形态丑陋,唉,这就是与共盟国一直作对的下场啊,哪怕是死,都死的极不光彩、极为难看。

看到这篇文章的同时,冯万难的脸都黑了,这写的他妈的是什么玩意啊!你说他胡编乱造吧,讲的事情都有发生。你说他真实吧,又好像和真实有些差距。本来冯万难是不太想用这种浮夸文章的,但架不住下面的人都说好啊!甚至有好多清军俘虏反馈,自已看到这篇文章后,甚至感动的都哭了。

半信半疑之下,冯万难还是选择了刊登这篇文章,而这篇文章也果然不负众望成为了打击清军士气的一枚重型炮弹。毕竟在共盟国刊登这篇文章之前,大清国刚好在搞宣传英雄的活动。

阿克顿这位战场英雄便得到了这一光荣待遇,一连七天,天天都是头版,用大篇幅、大照片来去宣传阿克顿的什么童年经历啊,家庭经历啊,讲述他在战场上是如何英勇奋战,报效清国的啊。

在这种报纸的狂轰滥炸下,阿克顿不仅是清军的英雄,更是成为了整个大清国的英雄!然后,共盟国的报纸就传过来了...

英雄不仅陨落,甚至还堕落成为了叛徒。这种剧烈的反差打击下,所有人都不得不开始怀疑这样一些问题,朝廷的报纸到底他妈的可不可信?所谓的英雄到底该不该去当?

闹了这么大的乌龙,自然要有人承担责任,盛怒的太后当即宣布处死《大清周报》的主编敦亨,无论敦亨如何求情,太后都是不管不顾。

妈的,这次丢脸丢的这么大。不都是你这个狗奴才瞎出主意,说什么这时候要宣传英雄,这样才能大大振奋人心,提升士气。结果呢?人心没振奋,士气没提升,咱家反而成了一个大笑话!像这种狗奴才,不杀还留着干嘛?留着当饭桶吗?以后,没有咱家的命令,谁都不允许乱宣传英雄,更不允许宣传那些已经被俘的“英雄”!

太后这样一搞,自已固然是爽了,但下面的人却开始人心惶惶起来,这次宣传是经过太后同意的,这敦亨被推出来做了替罪羊。若是以后我这边再出些什么差池,那我不也得当这个替罪羊?一想到这,这些人禁不住害怕起来,行事也开始畏手畏脚,原本爱提建议的人也闭上嘴来,说错了话,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在清廷那边乱做一团的同时,冯万难这边则召开了共盟国高层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规模十分庞大,不仅有政界的许多人参与,并同时邀请了许多基层的军官出席。

会议一开始,冯万难先是总结了过去近两个月举行的战役。首先冯万难高度评价了福州战役,认为这次战役充分地利用了红军在各方面的优势。比如机动优势、情报优势、甚至与当地驻军关系好等优势。

所以这一仗,损失小,收益大,不仅成功将一座城市的资源收入囊中,更是拉来了一大批海军学员,这对共盟国未来的海军发展无疑是相当有利的。

但与之相对的第二仗,打的就很不好了。三万红军围攻两万清军,敌人损失一万,自已损失也达到九千,虽然其中有大约有两千人经过治疗后可以重返战场,但这依然是不小的损失了。

损失的七千人,还需要从地方红军中抽调人员进行补充,地方红军受损后又要从民兵中进行补充,这又要对老百姓的人力造成损耗,如此打仗,实在是太不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