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晚清大变革 > 第三十四章 夺旗

第三十四章 夺旗

在红军骑兵的凶猛冲锋中,冲的最猛的就是冯万难。作为红军最早的创立人,冯万难也是靠着不断直面生死的战斗才取得一次次胜利的。即便是代议国建国后,冯万难并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冲锋陷阵,但在工作的间隙,冯万难依然会选择磨炼自身的战斗技巧,无论风吹雨打,从不停歇片刻。

未来始终是不确定的,凭什么保证日后的所有战斗中,冯万难都可以高高在上置身其外呢?指望自已能一帆风顺地走至巅峰的想法,结果只会把自已带入绝望之中。只有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不断精进打磨自身的技巧,才能在危急时刻有一战之力。

如今的冯万难相比几年前,战力可以说是不减反增,更加粗犷的肌肉支撑着更为庞大的力量,就连冯万难所使用的马刀都是特制的,比一般骑兵的马刀还要长上两分,只有冯万难这种臂力惊人的角色,才能灵活使用这更长更重的武器。

若是一般的士兵来使用的话,一旦拿到这柄刀就会感觉到手腕部非常沉重,根本挥舞不开。即便能挥动,也不能够随心所欲地灵活收放自如。而在战场上你对武器使用的迟钝生涩立刻就会被那些老手看出来,而众所周知,相比于挑战强者,大家都喜欢捏软柿子。

一匹白马,一把长刀,靠着这两样武器,冯万难几乎是在人群中开了无双,借助战马的动能,冯万难每刀下去都能轻易收割一条清军的生命。当面抵挡冯万难的部队,正是龙腾军团第45步兵团,刚好是阿克顿所在的团。仗着马匹前冲的动能,冯万难更是一刀斩断了第45步兵团的龙旗。

军旗,自古以来就是一支军队士气的象征,军旗被夺,这支军队某种意义上也就败了。军旗是最高级指挥官用以指挥部队的中介,没有军旗,基层的士兵要往哪走都不知道了,完全陷入了一种无组织状态。所以在古代陷阵、先登、斩将、夺旗等军功中,夺旗甚至可以排在首位。

眼见已方那高大的军旗被砍倒,清军的士气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低落中,就在这令人绝望的时刻,英雄阿克顿再次站了出来。

趁着冯万难因为连续冲击马匹速度逐渐下降这个机会,阿克顿举枪、瞄准、射击,“嘭”的一声枪响,一发高速旋转的子弹直直地贯穿了冯万难所骑战马的脖子。

感觉到不妙的冯万难立刻压低身体降低重心,在马匹倒下的那瞬间从马匹上翻了下去并在地上连滚几圈以卸去动能。饶是冯万难反应如此迅速,还是摔得有些凄惨,整个人的头一时都有些晕乎乎的。

趁着这个间隙,阿克顿大步向前,从地上抬起了那杆龙旗。他双手紧握龙旗,跑到一处高地,将旗帜重新插在地上竖立起来。黄龙旗迎风招展,在战场的硝烟中傲然挺立。握着军旗的阿克顿顿感豪情万丈,仿佛自已就是那天下无敌的大英雄一般。

借助这股胆气,阿克顿面目狰狞地大声喊道。

“兄弟们,到我这里来!重组阵型,把红狗给我挡住,不要让他们冲过去!”

听到阿克顿的大声呼喊,原本还士气低沉茫然无措的清军一下子就找到了主心骨,他们纷纷聚集到阿克顿身边,依据地势高低排成不同的阵列。没有命令,也没有军官的打骂责罚,士兵们几乎是自发地对着远处的红军进行射击,射击速度甚至比他们训练时还要快。

壕沟毕竟不是适合骑兵策马驰骋的地形,在清军密集火力的打击下,红军骑兵的先头部队顿时被射的人仰马翻,余下的骑兵也只得纷纷下马步战,红军的进攻势头一时被遏制住了,清军的压力顿时大减。

更为糟糕的是,一处清军的凶猛抵抗,立刻就使得其他士气溃散的清军精神为之一振,逃跑的清军纷纷重新回到自已的站位,退却的清军纷纷重新操着自已的刺刀向红军压了上来,清军的火力更是由稀疏向密集发展。

砍死两个不长眼的试图拼刺刀的清军后,冯万难目光深沉着盯着阿克顿。

“这家伙,从交战第一天就大出风头,每次清军濒临战败的时候,都是这家伙第一个冲出来,然后不顾自已生死猛杀一番...明明是在为反动势力作战,却也如此英勇吗?不管怎么说,这次战斗的关键估计就是他了,只要拿下他,清军的士气自然就会崩溃!”

“同志们,向我靠拢,向那面敌人的战旗,进攻!”

冯万难手持马刀,刃指阿克顿,大声地吼道。

伴随着一阵阵“委员长万岁”的欢呼声,攻进阵内的红军则从四面八方涌来,向阿克顿的方向发动了猛攻。

红军之所以强大除了士气高昂、搏战技术过硬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们上至军官,下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