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晚清大变革 > 第一章 危机

第一章 危机

自8月份的大战过后,时间很快来到了10月份,而冯万难也再度返回了自已的核心区域。8月份的大战可以说影响非常重大,这场大战不仅使江西的局势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就连全国的局势也为之一变。要知道,1864年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正是这一年过后清朝迎来了一个小小的恢复高潮——同治中兴。

清末的中国属于多事之秋,光是1860年前后,就有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乱、西南苗乱等各种动乱,其中自然以太平天国的动乱最为严重。毕竟天国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个政治实体了,有自已的政权架构,有自已的军队,是有能力争夺天下的存在。而像捻军那些都只能算作是骚乱,并没有从根本上威胁清廷的统治。

比如洋人就曾经对洪秀全说过,愿意出兵帮助洪秀全,事成之后平分中国土地。洪秀全则不甚愿意,认为如果大事能成,他更想要统一中国全境,若是大事不成,那请洋人出兵的后果只是引鬼入境而已。洋人的这种表现,也从侧面表现了太平天国对清廷统治的危害之大,甚至于洋人都开始两面下注。

1864年后,太平天国覆灭,其大批的余部也被扑灭,剩余的太平军小股部队虽然和各地乱军合流,但总的来讲也难成气候,没蹦跶几年就一一灭亡了。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清朝的总兵力大概是绿营60万,八旗兵20万。而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则又新练了几十万的练勇,再加上各地自行征募的团练,其总数甚至可能超越了50万,如此庞大的军队其开支自然是大到了恐怖的地步。别忘了,湘军的普通士兵其待遇都是绿营士兵的两倍往上,养几十万的练勇甚至等于养100万绿营。

再加上战争对城市农村的摧毁,官兵的屠戮等,整个中国的经济都出现了严重的倒退。江西以前素称鱼米之乡,北宋时期江西发往京师的米谷就有148万石左右了,这直接占了全国总漕粮数的四分之一。

但太平天国战争后,江西人口总数就由2400万跌到1200万,那里的农民也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勉强维持过活,因为资金耗尽了,连重新恢复生产的能力都没有了。1910年时,江西人口才1400万,46年时间增长了百分之16,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0.3,完全可以算作长期停滞不前。建国后到了1953年,江西的人口也才1600万,依然没有恢复到2400万的峰值。

由此可以看到,战争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是多么重大,1864年后,太平天国灭亡,清廷就开始裁军了,等到捻军灭亡后,清廷的裁军的进程更是推进了一大步。接下来虽然西北、西南依然有少许动乱,以至于许多被裁掉的军队再度被征召回来,但全国的政局大体上却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

经济上的负担减轻,政治上的稳定,使得清廷内部终于有能力进行一些改良性的活动,这个时期被叫做同治中兴,其主要的活动成果则是洋务运动,也即清廷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技术,指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虽然这改良运动从历史上来看是十分失败的,深度广度都十分不足,往往只是地方汉人大员在主动推动而已。清廷统治者们则对此显得兴趣乏乏,相对于西洋人的奇技淫巧,他们更关心如何维护自已的统治。

可笑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改良运动,却让清朝人自我感觉良好,仍然以东亚大国自居,然后就在甲午海战时被自已历来看不起的一个弹丸小国给打的满地找牙。

而如今,一切都不同了,太平军余部并未覆灭,甚至还隐隐有死灰复燃之势,朝廷的练勇大军不仅不能裁撤,甚至还要进行补充。庞大的战争负担将继续压在清廷头上,政治上的危机依然没有解除,因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依然存在着第二个可以取代他的政治实体。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种危局下,清廷连进行洋务运动那种程度极为有限的改良都做不到。

这种情况,既是危机,也是转机。作为危机来讲,冯万难若是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他就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很简单的道理,经过改良的大清都被脚盆打的惨败,没改良过的岂不是会败的更惨?

就像明末的李自成一样,你可不可以反明?自然可以,但是你要反赢,不然的话,客观上也会起到加强满清的作用。

但同时,这也是转机,清廷继续疲于应对全国的动乱,就必将没办法全力对付冯万难,冯万难就可以趁机发展壮大自已。

而对于现在的冯万难来说,要做的事情简直是多的数都数不清。比如军队的正规化,如今的赣南支队早就扩充到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