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晚清大变革 > 第二十二章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二十二章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冯万难从关押汉人军官的地方离去后,这些人也忍不住开始互相交谈起来,而冯万难则并没有下令禁止他们交流。

在交谈中,众人不禁感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列王好厉害啊,一通道理竟把他们都讲的无言以对。他们这些人以前不是没接触过什么上帝会的人,但那些人往往总是拿一个莫名的上帝要他们来信,作为自小读四书五经长大的标准中华文化信仰者,这些人当然不会信什么莫名其妙的上帝。结果就是双方一开始看起来像在沟通交谈,但很快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就是所谓思维模式的差异,人往往只能理解自已能够理解的事物。从小熟读四书五经的人自然理解四书五经中蕴含的大道理,从小读圣经的人,自然是懂圣经中的大道理。你让这两类人互相交谈,彼此都只会觉得对方的思想莫名其妙。

但冯万难则不同,他并没有讲什么上帝会的那套把戏,仍然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也正是因为如此,众人才被说的哑口无言。自此,他们才相信了这支长毛的不同凡响。这支长毛他们在追击之前也有所耳闻,虽然会抢些乡绅的财物,但从不抢掠普通百姓,更是几乎从不杀人,也不烧房子。相比之下,官军往往显得更像匪。

在冯万难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下,诸位汉人军官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已的后路。改朝换代的道理,他们这些人又岂能不懂?只是说他们家大业大,不愿意冒风险,毕竟一旦造反失败,祖宗辛苦积攒的家业就全都完了。

但同时,一股奇异的想法又在他们心中增长。这冯万难说的对,即便他们帮助皇帝镇压了这次叛乱,他们以后仍然没办法得到重用,因为这世道就是如此,皇帝重视满人,轻视汉人。

相比之下,这冯万难倒有些古代圣人的意味,掌管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甚至能做到令行禁止,从不扰民。靠着劣势的兵力,却能击败比他们强大的韩字营。俘虏他们后,也没有选择亏待侮辱他们,反而是积极招揽。如此种种,都让大家确信了这冯万难的不凡。跟随这冯万难,未必不能闯出一番事业。尤其是那些家境较差的人,更是心动。

朝廷劝饷,几乎把江西乡绅的口袋给掏空了,他们中间许多人也是被迫无奈才来投军的。如果不是他们实在没办法接受长毛的上帝会,恐怕他们早就跑去投了太平军。

正当屋内众人思量不停时,一位传令兵跑来说道。“列王有旨,各位如果保证日后不为清妖效力,不与我们为敌的话,只要签下保证书就可以离开,列王不勉强诸位为我军服务。”

一言既出,举座皆惊。文秀军官更是整个人都被惊呆了,缓了好久,文秀军官才逐渐恢复了意识并激动地说道。

“想不到大王的德行竟然如此深厚,对我等战败之人也如此宽容。既保留我们的财物,又给我们供应良好的饭菜,又不打骂责罚。我若是还在迟疑,就枉我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了。我康元明今日起誓,以后我就跟随在大王帐下,效犬马之劳,终身终世,永不背离!”

这康元明明显是屋内众人的头头,当康元明表态后,许多人也随之跟着表态愿意加入冯万难军,只有极少数人还在犹豫迟疑。这些人之所以犹豫迟疑,主要是因为家眷不在身边。事后冯万难知晓这些事后,主动派人把他们的家眷接了过来,然后安置在妥善的地方。这些人没有后顾之忧后,便都选择了加入冯万难军。而冯万难一人劝说诸多清朝军官加入义军的壮举,也成为了流传日后的美谈。

处置完这批军官后,冯万难和众人开始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对于下一步的计划,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意见。比如有人认为吉安的军队孱弱,赣州的军队刚遭遇新败,两方都不足为惧,我们完全可以趁势退回自已的核心范围,整军练兵,以加强自已对核心地区的控制。

再加上马上就到秋收了,将士们最近连月征战甚是劳累,应该拉回去休整一两个月,让将士们吃上几顿饱饭。如此这般,不出两月,我军就能拥有上万雄壮之师。

而侍王方面也无需担心,已方军队连月征战,消灭了近万人的敌军,又将一万五千多的敌人牢牢钉在吉安与赣州两地,侍王方面的压力估计已经大大减轻,已方的战略目标早已达成。

总之,会议上洋溢的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都认为清军不过如此,只要再多变出几千兵马,扫平江西省内的清军不过是弹指间的事。在逐渐高昂的情绪下,甚至有人提出要主动攻打赣州、吉安这些大城市。趁着清军胆寒时,一口把这些清军吃掉。而像这一类的意见,顿时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大声喝彩。

就在众人开始互吹一通,谈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