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拯救幼主洪天贵福的计划,冯万难首先加紧了对军队的训练。上次战役虽然冯万难取得了胜利,但明眼人都知道那场仗打的其实很差劲。
在敌人组织崩溃,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冯万难依然费了很大劲才把敌人的阵列打散,这其中固然有已方火力过分低下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已方的训练度实在是太低了。看起来是五千大军,真正能打的也就一千多,其他人只能在一旁呐喊助威凑数而已。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冯万难几乎是以恐怖的强度给他的士兵加训,简直是把一天当两天来用,幸好新招降的许多绿营汉军军官还懂一些军伍之术,不然光靠冯万难一人可没办法同时训练那么多人。如此恐怖的训练强度下,士兵自然是叫苦不迭,甚至还有人逃跑!对于这种情况冯万难也没啥好办法。逃跑的原因往往很多样,比如担心家里人吃不好,训练太过艰苦,或者单纯怕死等。
对于改善家庭待遇这方面,冯万难如今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了,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的江西十分的贫穷,而江西的西南部则堪称贫穷地区中的贫穷地区。即便把这里的地主乡绅全杀了,所收获的也根本不足以让全部农民都过上封建时代的小康生活。因此在这方面,冯万难能够做的相当有限。
训练艰苦方面,冯万难也是没辙,马上江西就要迎来各种大战了,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冯万难不可能因为这点逃兵就选择调低训练强度。
至于单纯怕死冯万难就更没辙了,他可不懂啥魔法,能让一个胆小的士兵在几个月内变得无所畏惧。
想要应对逃兵问题,旧有的办法是加大惩罚力度。比如原本的惩罚是逃跑抓到就施以鞭刑,那现在加强到砍头就可以了。这种办法简单有效,只要一采用立刻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同样明显,首先这是旧式军队的方法,和冯万难所要建立的新式军队从根本上就有冲突。按照这种方法虽然能够阻止逃兵,但同时也会加强士兵的离心倾向,他不会把部队当成“我”的部队,而是把部队看成某种异已的强制力量。这次他虽然不逃了,但以后有机会他绝对会逃。
无奈之下,冯万难只好在加强思想工作,改善家属待遇,动员家属劝说,在军队内建立民主的士兵反逃兵委员会等方面着手。同时对于那些因为身体问题实在无法参加过多训练的兵,冯万难则准许他们减少训练量,日后再进行补齐。在冯万难多管齐下的手段下,逃兵的数量确实有了一定的减少。
同时冯万难又开始逐步将自已的势力东扩,建立了好几个东部的前进据点。具体办法依然是在乡下建立影子政权,这样他的部队往东进行战略移动时,就可以获得粮食、人力、情报等方面的支持。
“现在已经六月底了,很快就要到七月,那时太平军余部将在江西遭遇一系列大战,实力将严重萎缩,希望我赶得急去支援他们吧。”这些念头在冯万难脑中一闪而过,脸上的表情却越发地忧愁起来。
自已打拼数月,兵力也才数千而已,江西东部的清军最起码都在十万以上,这还是各地清军并未全部进入江西的情况。光是达到如今这个成就,冯万难就觉得自已的心血快要耗尽了。把一帮啥都不懂的农民训练成一支真正精锐的军队,这可不是小说里面那么简单的事。思想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武器问题、乃至某某营的士兵窜稀都要他去管。
诸多杂事掣肘之下,冯万难根本没办法在一两个月内把自已的这支军队训练成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强军,但偏偏如今他最缺的就是时间,如果不能尽快东出支援太平军余部的话,那他一开始的谋划就只能作废。
“只希望他们能多坚持片刻吧。”思虑万千,冯万难只得露出一抹苦笑,穿越者个人的力量毕竟十分有限,冯万难能在几个月内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实属不易了,接下来就只能希望那些历史人物给点力吧。
江西崇仁,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进行。就在前两天,侍王李世贤在城外大败清军,击败了清军一名总兵,击毙了一名清军副将。自天京被围以来,天国就很少打这种大胜仗了,怎能不令众人欢喜?
同时侍王率部进入山西以来,连日征战,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要知道山西可是个多山的省份,一路上清军都占据着险要地形节节阻击,将士们费了多大劲才冲出了敌人的封锁啊!先有喜事,将士们又疲惫不堪,如今又刚好打下了崇仁县,可不得大吃一顿以示庆祝!
就在席间天将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间,为首一人却眉头紧皱,显得格格不入,这正是侍王李世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