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晚清大变革 > 第五章 影子政权

第五章 影子政权

冯万难为什么不杀康文林,为什么要对俘虏的乡勇进行信息记录呢?这是有着长远打算的。

首先要从如今的宏观战略形势出发来进行考量,如今的形势是革命低潮期,是敌人处于战略进攻的时期。很快天京陷落,天国将士将陷入四处被围追堵截的绝境中,敌我双方的力量将达到一个空前惊人的差距。

在这种敌人极其强大,我方实力极其弱小的情况下,即便冯万难攻下几座村镇乃至几座县城都不会改变整个大局,甚至于他攻下整个江西也不能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

当敌人消灭了太平军余部,腾出手来对付他时,他该如何?如果只是简单地死守城池,那不过是白白耗费自已宝贵的战争资源。如果选择迅速撤退转进,那么敌人必将选择清算报复冯万难的支持者,毕竟冯万难可是要准备搭建地方政权的。而干部的培养是非常困难的,哪来的那么多人会既支持你,又按照你的想法办事呢?一旦亲近自已的人被清算,不仅是对军心士气有着极大打击,连百姓也不会选择与你亲近,毕竟与你亲近风险太大了。

若是想避免以上的困境,那就只能只攻城,不占领,把城镇的资源卷走就算完事。但这样不就又回到旧式的流寇路线?这样的路线没有根据地,没有稳固的后方基地,败亡不过是时间问题。

所以如今的冯万难陷入到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之中,如果他选择开疆扩土,占据村镇,那么当敌人大举反攻时他必将蒙受极其重大的损失。如果他不选择占据村镇,只是一味流动,那他的实力不仅难以扩大,也将缺乏有力的后方保障。

说白了,形势不同了。民国时期的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这种情况下给割据的小块地方政权准备了条件。清朝虽然对全国的控制十分薄弱,但毕竟是一个全国统一的政权,他可以调动全国的战争资源来扑灭某一地的割据势力,在这种敌人极其强大,我方极其弱小的新条件下,哪怕是红军时期能够成功的战略也并不能简单照搬过来。

对此冯万难准备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他准备建立一些影子政权,或者说傀儡政权。这种政策在抗日时期乃至冯万难穿越前的21世纪,都被广泛地运用着。

这种政策的特点在于,他并不要求直接摧毁旧政权,反而是要求保留旧政权,只是在保留旧政权的框架下,从旧政权手中把一些权力夺取过来,并把这些权力交给一个影子机构。比如可以交给一个黑夜巡回法庭,这个法庭白天并不在村里,只有晚上才会出现在村里,行事非常隐秘。这样的话,即便清军反攻,也没有办法断定村里到底谁“通匪”。既然不能确定谁通匪,那也就难以进行清算。

冯万难准备要做的就是拿康文林所在的才丰乡为样板,创立第一个影子政权!记录那些乡勇的个人信息,正是为了服务于这个目的。

第三天早上,冯万难看着派出去的人带回来的核对信息,点了点头道。

“那么,时间也该到了,出发吧!”

随着冯万难一声令下,集合起来的两哨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才丰乡开了过去,并顺带把俘虏的一百多乡勇也带上了。

中午时分,才丰乡的百姓们诧异地看着村外来的这支队伍,接着便慌张地躲进了自已的屋内。对于老百姓来说,手上有枪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无论是官兵,还是土匪,都只会靠着他们手上的家伙把他们家的粮食抢走,把他们的耕牛牵走。因此,躲避武装势力几乎已经成了老百姓的一种本能。

无奈的冯万难只得让康文林上去一家一户的喊话,告诉这些吓坏的可怜人,自已的队伍是农民的队伍,不伤害老百姓,今天来这是有话对大家讲。于是悲催的地主阶级代表康文林就领下了为农民军队进行宣传的光荣任务。

在康文林好说歹说,连哄带吓的说辞下,躲进房屋内的百姓终于一个一个走了出来,想来他们估计也是看出了眼前的队伍与官兵土匪的不同。若是真的想抢粮的官兵,他们可不会这么温言细语地上前劝说,而是要么砸门,要么威胁烧房。

再说了,康文林老爷毕竟是乡里人,说话总比外人可信一些,而且要是真的惹恼了康老爷,以后在乡里的日子也没法过啊!

眼看村里的百姓陆陆续续走了出来,冯万难便把他们集中在乡门口的空地上,而在那临时准备好的高台也已经搭好,冯万难走到台上,开始大声喊道。

“乡亲们好啊,在下叫冯万难,是太平天国的天兵,前些日子为了躲避清妖才来到贵地。我知道乡亲们可能对我不信任,认为我们这些“长毛”来这又是来征丁征粮,或者是来砸毁你们的庙宇,强迫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