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话他就记不清了,只隐隐记得,他看到了一个熟人,两人还聊了几句。
回想了一会,怎么也想不起是谁。
吃完早饭便回屋写作业去了。
他现在的时间安排的挺紧,早上写他爹布置的作业,下午翻译书。
晚饭后基本上就是活动时间。
文章写得差不多时,突然感觉眼前的光线暗了下来,喊了一声:“义哥,点灯。”
乐阳顺手帮他将灯点亮了,往他跟前放了放。
她一挪开位置,光线又充足了。
再加上旁边一盏灯,赵桐总算是回过神来,擡头望去,就见乐阳笑盈盈地看着他,“怎么的,不认识了?”
赵桐又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会儿,这才问道:“你昨日来过?”
乐阳点头,“你昨日到底是真醉还是假醉。”
赵桐笑道:“那我昨日瞧见的就是你。”
乐阳这次是随她爹一道进京的,关于判乱一事与圣上秉报。
赵桐道:“那你应该能待一段时间吧。”
“嗯!”
赵桐笑道:“那挺好,在梁州的时候你天天带我吃香喝辣的,现在进京了,该我带你去吃了。”
论京都的美食,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的。
知道他回京了,许多相熟的掌柜还特意上门邀请他去试亲菜。
赵桐还没抽出时间去瞧瞧,这会儿刚好有个现成的饭搭子,于是当天下午便带着乐阳去外头觅食了。
赵瑜知道后,忍不住向赵护告状,“三哥太过分了,去吃好吃的不带我。”
“我也是个小姑娘呀,与郡主肯定也有话聊的……”
赵护道:“你嫁妆绣的怎么样了?”
赵瑜没想到,他爹不帮忙谴责她哥,居然转到了嫁妆上头,有些不敢开口地哼叽了一声,“差不多了。”
“差不多是差多少?”
赵瑜:“……”
果然,三哥回来了,她爹的爱就转移了。
赵桐也不是把妹妹给忘得一干二净。
只不过出去觅食时鲜少把她带少,倒是回来会买些吃食带给她。
赵瑜那里不服气就消失了,乐哈哈地啃着她哥带回来的果子,眨巴着天真的大眼,“哥,你这么和郡主天天往外跑,京里早就传遍了,本来你就没什么丈母娘缘,这下子怕是更无人问津了。”
赵桐靠了一声,“你是会扎心的啊。”
赵瑜嘿嘿笑道:“我也就实话实说,你若是将我也带上,这情况就不一样了。”
外人大概会传,赵家四姑娘与郡主关系好,但是两女孩儿出门不方便,带着哥哥当打手什么的。
赵桐白楞了她一眼,“嫁妆绣完了就带你去。”
赵瑜气得哼哼叽叽了半天。
手里的果子是吃还是不吃,最后还是塞嘴里了。
兄妹俩人互相伤害了几回。
谁也没能讨到便宜。
赵桐也不是天天带着乐阳出去觅食,带着她去庄子上玩了两回。
不知不觉就到了端午节。
赵护今日难得有时间,一家早早就收拾好了,去河边看赛龙舟,还未出门,宫里就差人送来了一道圣旨。
赵桐还以为他爹又要升官了,正乐哈哈地听封了。
结果来人点到了他的名字,先是夸了一通,而后给他赐了个婚。
赵桐:“……”
“赵公子快接旨啊。”
宣旨的公公笑着喊了赵桐一声,赵桐这才叩头道谢,而后将圣旨接到了手上。
赵护留宣旨的公公吃了杯茶,又封了个大红包给对方,这才将人送走。
赵桐拿着圣旨左看看,右看看,再次确定国家给他分配了个媳妇,这才不太确定道:“爹,我没做梦吧!”
像他这种丈母娘不喜系列的,居然还能分配对象。
赵护白了他一眼,“别胡说,什么分配不分配的,你与郡主也是打小就相似的,不管以前怎么想,以后只要记住她是你的妻子。”
而且这门亲事无法离婚。
赵桐点点头。
其实吧,他没想过娶个打小就认识的媳妇儿。
总感觉怪怪的——
不对啊,他先前给自己卜的那个卦,就说他有个青梅竹马的姻缘,哼——
他就知道,自己的卦一向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