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324
赵桐第二天, 一大早便与几位关系好的师兄一道去河边抓鱼丶抓泥鳅了,忙活了大半天,每人带了小半桶回来。
赵桐吭哧吭哧提着水桶回到家, 就瞧见院里一个熟悉的身影, 正抱着陈二家的老大说话。
“景伯伯, 您怎么来了?”
赵桐将水桶交给吕义,自己忙迎了上来。
景学政道:“听说你抓了不少泥鳅, 便过来蹭口饭吃。”
赵桐嘿嘿笑道:“那您等着,今日我做道红烧泥鳅,保准您吃了还想吃。”
景大人除了蹭吃, 还有一事, 想问问他看他有没有时间。t
于是, 赵桐一边收拾泥鳅, 他一边跟赵桐聊天。
洛北在科举一道上一向不太行,这此年比前些年好了不少, 可依旧属于垫底的存在, 景大人是今年年初上任的。
今年已经四十多岁的景大人,一个弄不好要在这里养老了。
他就琢磨着在这边干点什么。
赵桐认真听了一会, 他是想在府城多开两个院子, 招收的学生也类似于京都学院那样,可以走新科举的路子。
赵桐道:“这主意挺好的, 听我爹说现在很多府学都有这样的班,学生表现的好,还可以去京都学院读书,只要通过了朝廷的考核也是可以授官的。”
“景伯伯这主意真不错。”
景大人笑道:“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我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
赵桐前面出的那部数术题解,在爱好数术这方面的学生当中颇受欢迎, 这几次朝廷的科举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方面的题目。
但是洛北这边毕竟落后许多,文学不如江南盛,学生甚至先生所接触的东西更是不能比,就他今年开始的岁试,里头加的两道数术题能答对的人在极少数。
像昨日赵桐他们的图表,有人画的也是迷迷糊糊。
景大人刚巧碰到赵桐了,想请到府学给学生们讲讲算学方面的东西。
同时也想请他帮忙带两个先生出来,不管是新设的班,还是要参加秋试的学生们,都是需要的。
景大人怕他不肯答应,不等赵桐开口,继续道:“不需要你全天都在府学,每日只要抽出一个时辰便成。”
“我知道你还要参加秋试,不耽搁你考试的,也就两个月的时间,把重点给他们讲讲,至于能否记得住全凭自己造化了。”
赵桐笑道:“刚好我也要去府城,不过我没教过别人,若是讲得不好,耽搁了学生,您可别怪我。”
景大人笑道:“哪能怪你呀,你这也是被我请去帮忙的。”
景大人还有好几个县要走,跟赵桐不能一起去府城,便给他写了封信,让他过去的时候找那边崔大人。
赵桐一一应了一下。
赵桐的手艺虽不及他爹,比起许多大厨来却是一点不差。
景大人吃得满嘴流油,一个劲念叨,“你不知道,我自打出了京,最想念的还是你爹的手艺。”
赵桐笑道:“过段时间咱们在府学见面,到时候您想吃什么,只管告诉我,我做给您就成。”
景大人笑道:“那我回头写封信给你爹说说。”
赵桐忙道:“别别别,可千万不能告诉我爹。”
要是他爹知道,他不务正业,成日的把吃喝挂在嘴,不得把他月例扣到成亲才怪呢。
赵桐原先是打算在秋试之前,蹲家里好好学习。
待到七月再跟陈二一道进京。
现在由了景大人的召唤,他只得提前动身了。
当天下午,便与小夥伴们通了个信,自己要去叙城了,过去先租个大宅子,到时候大家来了可以一起住他那里。
也省得找不到客栈着急什么的。
答应了景大人去府城教书,赵桐也就没再耽搁,当天晚上就收拾了东西,与陈二一家出发了。
好在三月份天气不冷也不热,沿途的风景也极好。
赵桐先前回来的时候,已经把好吃的馆子全给记下来了,这次过去一路上停靠的地点都是做饭极为好吃的。
陈二打趣道:“儿子啊,以后可别跟你表叔学,当地有什么名人趣事,他是一概不知,你若问他,xx有什么好吃的,他答的比谁都快。”
人家找地标,都是xx景点,xx宫xx街,他则是告诉你,左手边xx酒楼,右手边xx食铺……
嗯,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