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 > 318-320

318-320

318-320

赵桐一行人回到老家也才十月初。

以免引邻居太热情, 两人早就商量好了,直接在县学附近找个宅子,住上几个月, 待明年县试成绩出来, 直奔府城。

海蜜儿道:“这样难道就没人发现了?”

“能安静一时是一时。”

这次吕义也陪着一道过来了, 一行人忙前忙后将宅子给收拾了出来。

几人在屋里休息时,赵桐已经去街上转一圈了。

他虽说出生在这里, 可事实上,打能吃东西开始,便跟着父母去了京都, 这一待就是十来年, 面对老家是完全陌生的。

几人里头, 也就陈二在老家待的时间久。

听说赵桐寻了一圈, 没找到什么好吃的,轻轻叹了口气道:“也就孙家馆子和秋家酒楼吃的好些, 秋家酒楼还是靠着小姑父的番茄鱼打响的名头, 孙家那边也是沾着番茄的光,他们两家可是最早开卖的, 厨师做的比京都那边还地道。至于旁的大概你也看到了, 千河县几十年如一日。”

按理说,他们这个小县城最近几年出来的举人丶进士不在少数。

可架不住朝廷明文规定, 不能在老家任职。

且大家从本地走出去的,也大部分是穷人,朝廷里又没什么关系,乃至于养活自己都挺困难, 想要给家乡做点贡献,那是难上加难。

如今也就赵护官职最高, 正三品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还在东宫挂了职,赵护当官这十来年,先是给村里办了族堂,又捐了钱将县学给修了一修,扩建了一些地方。

同时每年都会让人捎回来许多在老家甚至宾州府都买不到的书籍。

至于其它的地方,他也是无能为力了。

好在赵护与刘致丶秋旭丶温学福等人给了大家地址,谁有觉得写得不错的文章,或进想请教问题的,可以从商会这边捎过去。

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回覆,这些年下来倒是成效不错,千河县的秀才丶举人也是越来越多,就这上一届的会试上榜人数明显比以往高了不少。

赵桐道:“我听我娘说,老家的饼子特别好吃。”

他想去尝尝。

陈二知道有一家老爷子打的饼子特别好,只不过他去京都的时候,老爷子已经五六十了,他那时候每次陪着陈庆来送货,都会买几个饼子带回去。

里面不管是放菜,还是卤肉,味道都是一绝。

现在他离家也有十来年了,不知道老爷子还活着没。

赵桐道:“那你带我去找找呗,完了后我还能写一篇寻食记。”

陈二抽抽嘴角,“你先想想明年下场的事吧,再过些日子就得报名了,除此之外,还得找几人担保。”

陈二有秀才功名在身,倒是可以让他少找一个人。

赵桐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爹已经安排好了,我按照他给的地址寻过去便成。”

还是那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嗯,他希望他爹长命百岁,他哥扶摇直上!

姐夫们各个官运享通,而他躺着也能嗖嗖嗖地长经验。

陈二估摸着赵桐上辈子可能是条狗。

这才两天时间,已经把哪条巷子里有吃的,哪家做的什么菜最地道给摸得清清楚楚了,还特意带着吕义走了两圈。

画了张小地图,上头标上了数字,直接贴到了书房的门后,待快到吃饭时间了,想吃什么就打发吕义去哪家买。

或者一行人集体出动杀过去。

吕义提前先去报个菜。

海蜜儿对此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论吃的能力没有人能比得上赵桐。

吃好喝好才能努力学习,赵桐第三天才拿着东西去了县学。

宋先生年纪大了,不过依旧还在教书,看着眼前眉目飞扬的少年,微微有些感慨,“当年你爹找上门的时候,比你还要年长一些。”

赵桐笑道:“我爹常说,没有您就没有他的今日。”

宋先生摆了摆手,“那是您爹自己努力,也惯他先前运道不好。”

与赵护相处的越多,宋先生才越发现,赵护的文章写得越好,比起拿来他这里让他掌眼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两人客气了几句,宋先生翻了翻赵桐的文章。

他比预料的还要好一些,赵桐投来的文章也没写别的。

主要分析了一下千河县的情况,想要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