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 > 69-71

69-71

69-71

养鸡一事暂时搁置了。

第二日, 刘氏过来串门时,瞧见他们家搭的鸡窝,只觉得特别漂亮, 听贞娘说完后, 忍不住乐了, “种点花吧,应该会很好看。”

尤其是藤蔓类的花, 夏日里爬满了栅栏,别提多漂亮了。

风一吹味道煞是好闻。

自然也可以种树梅花,那句怎么说来着——墙角数枝梅。

这位置简直妙极了, 刘氏十分热心地给贞娘推荐了几种花卉, 要是贞娘买不来, 她可以陪她一道去。

贞娘回来与赵护一提, 赵护乐了,“得了种葡萄吧, 又好看又能吃。”

好省得搭葡萄架了。

贞娘附和着狂点头, “这主意好,我明日就去买葡萄苗。”

赵桐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你们真不愧是两口子啊。

人家刘氏为了让你们美, 你们为了让肚子美。

这几日赵护敲定了一幅影壁图, 这段时间每天下衙后都领着郑云出门给人画影壁。

他现在是能自己上手,绝对不找人帮忙。

翰林院的活除了繁杂之后, 其实很轻松,即不需要加班,也不需要你提什么宝贵意见,像他这种新丁, 邻导让你干就干嘛。

赵护仔细打听了一下,基本上三年内, 他不会有太重的担子。

也就是说,只要不迟到早退,工资照发不误。

即不会有出头的机会,也不会有犯错被骂的机会。

所以,他得趁着这段时间,努力搞钱,再搞钱!

郑云也是需要搞钱的,君不见刘氏最近都不跟贞娘一起聊天了。

她接了一家书肆的插画稿,每月能画五六张吧,没稿子了自己写个话本也能赚些银子。

总之,大家都靠自己的方式在努力搞钱。

端午节前一日,郑云的成绩出来了。

很遗憾,没能通过庶吉士考试,好在接下来有六部的招工。

郑云和赵护商量了两日,决定去礼部试试。

赵护也向翰林院的前辈打听了礼部招人的要求和规章,比翰林院这边简单许多,回来都一一与郑云说了。

为了保险起见,还特意多看了两个衙门。

郑云一边等消息,一边和赵护趁着目前时间充足,尽快将影壁画完。

不知不觉就过了半个月。

赵护的影壁总算是完工了,郑云这次运气依旧不好,没能进得了礼部,反而在工部谋了个从七品的左右给事中一职。

具体做什么赵桐不知道,这饶口的名字,他一时都没记下来。

但从官阶来看,比秋旭的县令还要低一阶,着实是他没想到的。

贞娘奇怪道:“相公,先不是说郑大人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吗?怎么着,他谋到的职务还不如秋大人呢?”

这也是家三个毛头想知道的。

赵桐一边啃骨头,一边竖着耳朵等他爹回答。

赵护道:“话不能这么说,京官的职务与外官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坊间还有传言,京官外放一般会连升两级,所以说,就郑云这样的品阶,外放的话就从从六品了,怎么着也比县令大。

不过郑云若真要求外放的职位,也不定能有多好。

就目前来说,要不是今年录取人数着实太少,秋旭能谋到的也就是县丞一职,这属于县令下头的官员。

又苦又累还没几个钱,要熬够了资历才能挪窝。

所以说,世人都说读书好,可谁能想到,两榜进士出身会连个县令都捞不到。

到了任上,你指不定还如当地的望族有说服力。

这也是,为何先前郑云想要进翰林院的原因。

庶吉士虽说连官阶都没有,可本朝有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

待三年后散馆了,能留在翰林院更好,留不到也能到六部任职,起点旁人要高上不少。

翰林官一般都属于天子近臣。

像他这种再熬上几年,有可能会被派去给皇子讲学的,就算是轮不到他讲,也会当个侍读什么的,总之,比其他人更容易接近圣上。

外官有的一辈子也没见过天子几面。

京官却是不一样了,这其中还有一点,人脉的不同。

就像你想要升官,想要谋个好的职务,都得通过户部才行,户部一个最末流的,都是许多人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