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 > 63-65

63-65

63-65

赵护没想到自己努力考了个状元, 到了妻儿这里却成了还不如人家开小食铺的。

贞娘道:“相公,李先生说的活我想了想并不累人,也不用我盯着绣, 只需要过去瞧瞧便行, 以后你们都出门了, 只馀下我一人,在家里也是无聊不是?”

赵护感觉他家娘子尽量不触碰他那可怜的自尊心, 再一琢磨朝廷是禁止官员不能有私产,但并没禁止家眷打工。

李先生的提议确实仔细想想也没问题。

图是他画的,贞娘去监工貌似更合适一些, 如果有什么问题也方便找他解决。

若让他单独找绣娘接头, 赵护甩甩头。

赵护说服不了老婆出门工作, 便决定加入。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两人说好了, 贞娘不必天天泡在铺子里,每日过去走个过程便成。

盯盯工作进度。

夫妻两人商量着赚钱的事, 赵桐却已为自己的以后生活开始打算了。

他哥是一门心思要考科举的, 瞧他如今不过四岁,就想卷死全世界的劲头, 你让他去经商赚钱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他姐吧, 虽说不考科举,但女孩子嘛, 买花丶买胭脂丶买衣裳,这哪一步不费钱。

最主要的是,一家人要长期在外生活,那得有自己的宅子啊。

孩子大了起码得有自己的房间, 现在赵珠单独有屋子,他和赵桦依旧跟着父母住。

嗨!

老爹不靠上, 老哥不靠谱。

看来也只有他了,他得快点长大,快点赚钱,不然这个家就要喝西北风了。

赵桐想得入迷,不知不觉就睡着t了。

次日,起床时哥哥姐姐都去读书了,家里只剩他和贞娘两人。

贞娘按赵护说的,每日起床后给他读半个时辰的小故事。

别管孩子懂不懂,多听听总没错儿。

更何况,哪有孩子不爱听故事的。

母子两人刚结束早课,贞娘把鸡蛋羹给他端出来。

董氏就领着孩子上门了,“刘姐姐这两日找了个活,现在也没时间陪我说说话了,我便来找你,咱们领着孩子去花市转转吧。”

秋旭侯缺的事已经有眉目了,一家人这个月差不多就要离京了。

说实话董氏挺舍不得自己小姐妹的。

赵珠和郑觅都去上学了,女儿明显有些失落。

她也想跟小夥伴一道儿读书。

可条件不允许,董氏安慰了好久,她才又开心起来。

昨晚便说好了,今日要带着两人去花市转转。

贞娘笑道:“好呀,我想着买只小狗在家养着,即能看家护院,还能陪着孩子玩玩。”

不过在走之前,她还得边木匠将小推车送来。

不然就赵桐如今的体格子,她就是和董氏换着抱,也够呛能从外头回来。

这几日每天抱着赵桐去送两个孩子读书,回来就累得她双手打颤。

董氏啊一声,“这么快啊!”

她们刚进京时,赵护才找的边木匠,记得当时说做好需要半个来月,边木匠以前没打过这东西,虽说这年头的马车丶平板车到处都是。

可像赵护要求的,许多部位需要折叠,又需要各种卡扣,这就涉及到一些机巧方面的东西了,比寻常的单功能用品要覆杂不少。

这次的小推车算是升极版的。

与原先在老家做的不一样。

老家那个小推车是上下两层,当时赵桐刚出生不久,基本上都是躺在里头的,赵护只在后头做了个插槽,外加一块挡板,孩子再大一些能自己坐了,便将这块挡板插上,算是一车两用的。

第二次做,他要求便有些多了。

除了要考虑家里占地位置与携带问题。

还有便是以后带三个孩子出门,那两只要是走不动了,也能直接塞进去,这车子就要求广泛了许多。

虽是上下两层,但功能却不单一了。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这些要求都加进去。

赵护楞是与边木匠商量了足足两日,搞得对方差点摞挑子不干了,还是赵护好说歹说,保障他这东西推出去,会有不少人过来打听的。

到时候他就将人推荐过来。

有钱还是让你赚,嗯,你只需要付点润笔费就行。

好家夥,车子还没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