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 > 51-53

51-53

了大半个时辰,下楼时刚好碰到同省的几个过了会试的。

岳良山就在其中。

大家点头示意,正准备离开,就听岳良山旁边的男子笑道:“赵师兄,你们今日来得可真早,怕是那边成绩刚出来,这边你们就进了状元楼吧。”

赵护认真思索了一下,随后道:“差不多,看完榜就过来了。”

“那你们运气可真好,我们这来了掌柜说最少需要两个时辰等,我们可是榜刚出来就过来等位置了,哪知道到了如今还是进不去。”

赵护道:“下次你们再来早点应该就能进去了。”

“我可不像你们,有内部消息,早早知道自己的成绩了。”

“便早早过来占位置庆贺!”

嗯?

赵护正要离开,一听这话便停下了脚步,微微拧眉又折了回来,望着他道:“师兄也是读了许多年书的人,如今又过了会试,再过一场殿试便是正儿八经的出仕了,要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请命之人,难道师兄就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说完也不理会那人,拉着三人快步离开。

赵护虽走了,可那人却是不依不饶,“岳师弟,你们瞧见没,他这明显就是做贼心虚,跑得比兔子还快。”

岳良山道:“韩师兄你少说两句吧,咱们无凭无据的。”

韩师兄道:“什么叫无凭无据,他在朝前拜访翰林院的考官就是最好的证据。”

韩师兄是不嫌事大的。

他与岳良山都是叙州府学的学生,也是拜了孙学政为师的,这次他们府学一共来了十三人,只有五人上了榜,成绩最好的当数岳良山。

可谁知道瞧了前几名之后,大家都有暗暗惊讶。

要知道赵护先前秋试的答卷他们都看过,并且孙学政也给他们讲过。

至于赵护其人,孙学政也是有些印象的,他巡考的时候赵护并未被选上,也就是无法参加秋试,可后来他自个儿写了文章,找到千河县的宋教授。

宋教授便起了爱才之心,可孙学政知道,一个人的文章短短几个月,不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先前巡考的答卷与后来秋试的放在一起。

说句不好听的,若不是孙学政也参与了出题,他都怀疑有人给赵护泄题了。

也正因为孙学政参与了秋试,评卷时在解元与第二名的评选时,他认出了自己的学生,岳良山才拿了头名。

孙学政对于赵护其人也算是印象深刻。

重点讲了他的文章风格。

现在会试成绩一出,赵护又拔了第二名,名次比岳良山高了好几个身位,更可气的是与赵护一道的两人也都上了榜。

可以说今年千河县来了三人,中了三人。

比起他们府学的成绩要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韩师兄这次又落了榜,但他秋试的成绩却比秋旭要好。

短短几个月谁能进步如此之大?

有些事情经不得怀疑,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我好像记得千河县有位五经博士在翰林院。”

“这个我知道,宋教授的弟弟,如今是翰林院的五经博士,宋教授这次还特意让赵护给宋博士带了封信。”

本来入京拜访同乡的事情不在少数。

可赵护这位同乡却是翰林院的,由不得众人多想。

韩师兄是瞧见秋旭乡试成绩不如自己的,可秋旭却进了前200,而自己名落孙山,一时嫉妒心发作,便当着众人的面将这事给嚷嚷了起来。

前来状元楼庆贺的学生可不在少数。

许多人都在排队等座,这会儿有八卦瞧自然也跟着凑起了热闹。

由韩师兄他们起了个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便讨论了起来。

有些落第准备来年再战的,一听有人舞弊,立马来了精神,开始三三两两的嘀咕在了一起。

还有的朝岳良山一群人打听赵护。

知道赵护去年是连巡考都过不了的人,这会儿却是会试第二名。

这还了得,一石激起千层浪。

到了下午,满京都就嚷嚷开了,今年的会试有人舞弊,虽没指名道姓,但却已经精准了坐标,甚至还有人指名道姓地写折子投去了通政司。

赵护知道这事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他这边回去就开始给家里写信,知道报喜的差官比这信的速度快,就没说会试的事,只让贞娘带着孩子早日进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