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黟山,与前世黄山很像,大部分景致几乎一模一样,但比黄山更高更险。
易平沿山路蜿蜒而上,越走山径越陡峭,沿途奇景层出不穷,空气说不出的清新。
待到从一个形如鳌鱼的洞口穿将过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直指苍穹、逾百阶的悬空栈道,恍若天梯直上九天。
一片片白云在栈道四周飘荡,脚踩上去,仿佛凌空而行。
以往每次行走,易平都战战兢兢,但这次不一样了。
他修行已初窥门径,身轻如燕,步伐愈发矫健,走到后来直似御风而行。
心中的畅快一时间难以抑制,忍不住撮口发出长啸,声调清越,可裂金石。
“哇……哇……嘎嘎嘎!”
吐绶鸟也扬起它那色彩斑斓的头部,发出几声怪叫,一脸好奇地左顾右盼。
“你这呆鸟,总算肯抬头了。”
“哇……哇……”
吐绶鸟回应几声,声调明显变缓,也许是熟悉了易平身上的气味,感受不到危险。
大概一炷香时间后,易平来到一处山峰上,峰壁宛如玉雕屏障。
终于回到玉屏峰了!
此处左依天都峰,右傍莲花峰,四周奇峰错列,山峦叠嶂,沟壑间云雾缭绕,真乃绝胜处。
眼见道观近在咫尺,易平忍不住加快步伐。
峰顶之上,一块巨石平展如台,左侧矗立一石,形如青狮昂首;右侧另有一石,宛如白象静卧。
而两者之间,便是前世名扬四海的迎客松。
易平的道观很小,隐于平台深处。
观门在风中轻轻摇曳,牌匾上的漆已脱落殆尽,字迹更是早就模糊不清。
道观内布局简单,仅有一座主殿、两间厢房以及一处厨房。
主殿中一片破败,原本该摆放神像的地方,除了一个香炉以外,空空如也。
按无名老道的话,既然他和易平都身无仙骨,那就不供奉神仙,只敬天地。
两间厢房,每间仅置一床一桌一椅一柜,简单至极,原是老道和自己一人一间。
对易平而言,这里虽然简陋,却是他十余年光阴的见证,也是最熟悉、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老道并未收他为徒,只是与他相依为命,但多年的养育之恩,易平已经把老道视为最亲近的人。
回到道观后,易平放下长矛,第一时间来到老道的厢房。
他将吐绶鸟轻轻放在一旁的桌上。
“嘎嘎……”
吐绶鸟叫唤几声,一屁股坐在桌上,呆呆地盯着他的动作。
“你这呆鸟,现在倒是放松了,也不怕我把你吃掉。”
易平看它那呆样,忍不住笑起来。
随后他从柜子中搬出一个木箱,又摸索了阵,找出钥匙打开箱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封信,上面所写内容不多,主要是介绍箱子里的东西。
信封下面是一本黄色的小册子,封面写着——《符咒残卷》。
按照老道的说法,这是道门符咒,如果意外踏上修行路,可以尝试按里面内容练习画符箓。
至于这小册子怎么来的,老道却是没有说。
如今自己已经修行入门,那就试试看。
如果可以的话,想来能进一步提高自保能力。
箱子里还有朱砂、砚台、羊毫笔以及一些黄纸,显然是老道特意留下来的。
“咕咕咕……”
易平下意识摸了摸肚子,接着看向一旁的吐绶鸟。
原来是吐绶鸟的肚子发出的声音,估计它饿了。
看看窗外已近午时,易平便打算吃完饭再练习画符箓。
他抱起吐绶鸟来到厨房,准备随便捞碗面,将就吃下。
吐绶鸟依旧一屁股坐在桌上,呆呆地盯着他的动作。
直到易平端出热腾腾的面,闻到香气的它才激动地站起身,不停地摇头晃脑。
“哇哇哇——”
它嘴里发出鸣叫,展开翅膀,双脚交替踩踏,不停抖动肉角与肉裙,似乎在跳舞。
“呆鸟,饿了吧,莫急,有你的一份。”
易平看着它激动的样子,连忙分了一些面到小碗中,递到它身前。
吐绶鸟不再叫唤,埋头到碗里,努力干饭。
易平算是看出来了,这呆鸟是个吃货!
吃完饭后,他快速回到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