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朱棣改史,胜者美名,败者污名
朱标长叹一口气,释然道。“这些天,我想了很多,我企图将我的好弟弟燕王和你这个反贼永乐皇帝分开。”“我不断告诉我自己,燕王是燕王,永乐是永乐,你们不是一个人。”“一个是四弟,一个是反贼。”“但其过往浮现在眼前,你就是你,不能分开来算。”若是将燕王朱棣和永乐皇帝朱棣分开来算的话。那懿文太子和洪盛皇帝,是不是也应该分开来算呢分开来算的话,那这件事就属于懿文太子和永乐皇帝之间的事情。和自己这个洪盛皇帝有什么关系况且,不管是燕王朱棣,还是永乐朱棣,其实都是自己弟弟。不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从这副躯体而言。“不论是燕王,还有皇帝,都是朱老四。”“你救了我,救了雄英,还有父皇,母后,文忠兄,蓝玉,徐允恭等等。”“我们能够安然的站在这里,估计,都是因为你吧。”朱棣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按照这个逻辑而言,确实没错。不论是蓝玉,或者是徐允恭,亦或者是徐增寿,能够安然的站在这里。其实都是因为他改变了原本历史轨迹。否则,朱标早逝,蓝玉陪葬,徐允恭被囚禁致死,徐增寿被建文帝杀死。徐达病逝,李文忠病逝,沐英因朱标而病逝等等。洪盛朝的大多数人,都要死。但朱棣以自己的性命,改变了这一局面。于这点来说,他朱标,没有资格怪罪朱棣。“所以,你靖难的事情,我虽有些伤心,但没有资格怪你。”“你虽靖难,但也知错。”“有补过之行,初心不论,只看行迹。”“刚才,我用强硬的态度给你施压,你能够直面心中的恐惧,且不惧。”“我很欣慰。”“这说明,你成长了,不再是跟在我和父皇身后的小孩子了,你已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皇帝了。”“治国这条路的艰辛,你应该很清楚,没有强硬的态度和手腕,还有直面困难的气魄,是无法治理好一个国家的。”朱标深吸一口气道:“谢谢。”朱棣这时候也站起身,聆听着,来自兄长的称赞。眼神复杂的望着朱标。这一幕,他幻想过无数次,得到父亲的认可,得到大哥的认可。可幻想始终只是幻想,岂能成真以前,他只能在梦里,奢望能够梦见父亲和大哥对自己功绩的肯定,却未曾想。这一天,真的到来了。朱棣双手叉腰,神情无比放松的望着朱标。“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算是我亏欠给你的。”朱标也十分坦然,用十分欣赏的目光望着朱棣。“哈哈,老四,能否让我这个做兄长的,看看你所治理的天下”听着这个请求,朱棣轻笑一声。“大哥,我这个当弟弟的,也想看看你所治理的天下,和我有何不同。”两人相视一笑。从这一刻起,兄弟之间的隔阂也算是彻底消散了。徐妙云望着这一幕,也是替朱棣开心。其实从洪武十五年到洪武二十五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她岂能看不出,朱棣心里的那股害怕和恐惧呢。就像是做了错事,害怕面对父母的小孩那般。惶恐,紧张,害怕,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担惊受怕的。从现在起,朱棣不用再如此了。“只可惜,庄牧那小子睡着了,不然我倒是可以带大哥去看看。”“永乐一朝,文治武功,虽比不上汉文唐宗,但也差不到哪里去。”朱标倒是没有着急。“有时间,总能看到的。”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不过,我倒是有个请求,老四,能否答应我”朱棣颔首点头。“斟酌而定,若是大哥想要让我还皇位,我恐怕做不到。”让自己还皇位,基本不可能,毕竟皇位要是还给朱标一脉。自己在史书上,那可就真的只有贼名,而无功绩。知晓这些,朱标自然是不会说这不可能的话。毕竟,让朱棣还皇位,无异于让其全家送死。“放心,我不会干涉你们永乐朝的朝政。”“洪盛一朝的朝政,我都管不过来,岂会干预乎”朱棣闻言,便欣然答应朱标的请求。只要不是让他还皇位,那一切都好说。“我只是想说,别把我写的太难看,你大哥我,也是要面子的。”“可不是你一个人要面子。”听着这话,朱棣微微一愣。“你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