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看的太重,朱棣的宠爱也别看的太重。
迟早一天反噬,这不,反噬的这天来了。 有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只需要一件事。同样,讨厌一个人,也只需要一件事。朱高炽连忙走上前,开口说道:“爹,您就不要吓瞻基了。”“虽说,瞻基收缩大明边防卫所,可在儿臣看来。”“他做的没有问题。”“卫所的作用,是能够在草原上快速传播消息,能够最快得知草原各部的动向。”“草原上建立的那些卫所,其目的,您应该很清楚。”长城以外的卫所,其实就相当于是驿站,用来打探消息和传播消息。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军队服务的。宣德一朝,不打仗,那这些卫所自然是没有用。总不能不打仗,还将军户留在长城外的卫所里吧。收缩是肯定要收缩的,休养生息,必然要收缩。就像是战争时期,大量打造器械武器,可等战争结束。总不能继续打造兵器吧这些兵器,都需要重新熔炼,使其成为耕地的锄头之类的农具。长城外的卫所也是一样的。听着这话,朱棣沉吟片刻。虽然他很生气,但朱高炽说的没有问题。长城外建立的大量卫所,是用来传播消息的,长城以外,那些土地种不了。因此,长城外的卫所不能自己自足,需要朝廷时不时的拨款,才能维持生计。“好,尚且不说,这边防收缩是怎么回事。”“可宦官读书,也是这小兔崽子开启的吧。”“土木堡之变,他的儿子,朱祁镇!”“就是在宦官王振的煽动下,造成土木堡之变,成就了大明第一战绩!”“我朱家,出了第三位!以少胜多的……”朱棣猛吸一口冷气,怒道:“战神!”当然,他嘴里的这句战神自然是贬义词。朱家三位以少胜多的战神,前面两位是洪都保卫战的朱文正对战陈友谅,还有北平保卫战的朱高炽对战李景隆,第三位,就是自己这个蠢货曾孙,也先对战朱祁镇。前面两位,都是褒义词,唯独到了朱祁镇这里。结果成为被以少胜多的一方。朱高炽欲言又止,脑子飞速轮转。虽然不明白朱瞻基为什么这么做,不过身为父亲,也是时候站出来维护朱瞻基了。以前都被朱瞻基说懦弱,这时候要是再懦弱,可就真的要凉了。“爹,您不也设立了内阁吗”“自太祖皇帝废除丞相制度以来,将大权独揽于皇帝一身。”“其中艰辛,您又不是不清楚。”当皇帝要是不累,朱棣就不会设立内阁。不是谁都像太祖皇帝一样,拥有近乎变态的精力。“况且,永乐朝的太监可重用,为何宣德朝的太监就不能重用呢。”郑和,可以说是朱棣十分重视重用的太监。率领着大明舰队,行驶在南洋诸国,将大明永乐四个字,带到世界各地。朱瞻基、郑和的关系是很好的,受到其影响,也说不定呢。朱棣嘴角微微抽搐。“你还真是,口舌犀利!”虽说朱瞻基确实对国家经济的恢复,有作用。可土木堡之变,大明差点亡国的节点,也是朱瞻基在起作用。卫所收缩,导致大明对长城以外的情况,了解甚少。河套地区,完全暴露在蒙古人的视线中。导致敌在暗,我在明。宦官读书,其蛊惑皇帝亲征,无能却又手握大权。可以说,彻底将国家上上下下,搞得七八乱。真不知道,正统十四年的时间里,大明是何等状况总不可能是孙若薇在把持朝政吧她要是有这能力,朱祁镇何至于此“老三,把正统朝的大致情况,看看。”朱祁镇少年登基,说他聪明,土木堡之变。说他蠢吧,正统朝十四年没出问题。这时候,朱高燧快速阅览本朝记录的内容。发现自己嫂子出现的频率较多,于是直接拿出记录自己嫂嫂的案卷,阅览了起来。很快便明白,为什么朱祁镇如此荒谬,但国家依旧能够安稳这么长的时间。等待片刻后,朱高燧便开口说道:“因仁宗和宣宗相继离世。”“在朱祁镇尚未成年之前,朝政一直都是由张太皇太后主持。”“在其活着期间,国家安稳,宦官王振也不敢有所太大的举动。”“甚至,有一次,张太皇太后因为王振犯错,拔剑抵在王振脖颈。”“企图一刀杀之!”“奈何,英宗和五位大臣为其求情,这才免死。”朱高燧越说,越有些惊讶。自己这嫂嫂有些能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