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朱祁镇:爹!你没死啊!
见其内心动摇,也先趁机说道。“现在你只能依靠我,来夺回你的皇位了。”“我帮你夺回皇位的条件也很简单,生下一个子嗣,并封其为太子。”“这样,我也先,世代效忠于你,我们瓦剌部,世代效忠大明朝。”“我本就是明臣,何必如此犹豫。”若是自己母亲还活着,他断然不可能会答应其请求。可如今,自己母亲被汉王朱高煦烧死,那自己想要重新登顶皇位几乎不可能。甚至回去大明朝,恐怕就会死。他不想做阶下囚,更不想连家都回不去。朱祁镇思虑良久,最终开口道:“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前提是……我夺回皇位后。”“你不得干涉朝政,且,必须等我重新登基,我才会和你妹妹生下一个子嗣。”“至于是否立其为太子,必须我说了算。”闻言,也先虽然心中有些愤愤,却也咬着牙答应了朱祁镇的请求。他现在需要朱祁镇的名声,至于打下应天府,能否兑现朱祁镇的承诺。兵权在他手里。兑现承诺,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为了以防万一,也先还让朱祁镇写下承诺书,并盖上皇帝的印玺。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朱祁镇翻脸不认人。朱祁镇拿着手里的皇帝印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没想到大明皇帝居然有一天,会和瓦剌部和鞑靼部联手。望着手里代表着皇帝权柄的印玺,朱祁镇心中安慰道。“太爷爷,爷爷,父亲,这不是我的本意,是叔公欺人太甚。”“我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们……应该能原谅我吧。”太宗皇帝能不能原谅自己,这个肯定毋庸置疑。不把自己大卸八块,都已经算是太宗皇帝的脾气收敛。但自己爷爷和自己父亲,想必应该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毕竟,若是自己不和也先合作,那大明皇帝一脉的,可就要从太子朱高炽一脉,流向汉王朱高煦一脉了。自己只是在紧急时刻,做出的紧急行为。目的是为了保全皇位在仁宗一脉继续流传。也先在得到朱祁镇亲自加盖的承诺书后,心情大喜。接下来,只需要专心对付这个汉王朱高煦就行了。斗倒朱高煦。扶持朱祁镇,到时候再来一个张冠李戴。天下就又是草原的天下了。若不是因为蒙古大汗的位子必须是黄金家族血脉,否则,他现在可就不是太师,而是蒙古大汗了。但,只要自己夺位大明,到时候自己就是下一个忽必烈!下一个成吉思汗!想到这里,也先嘴角就止不住的上扬。国号他都想好了,就叫大庆,大清也行。……殊不知,此刻的北京城内。“复活”的朱高炽和朱瞻基,已经被朱棣带到了皇宫之中。而朱高煦、朱高燧和姚广孝则是早已经在此等候。同时身边还有着大量的关于仁宗时期,宣宗时期的记录。当朱高煦看见朱棣三人的到来。便连忙走上前迎接:“爹,这些便是朝廷目前记录的洪熙,宣德两朝所发生的大事情。”“我和老三都还没看,就等着您来阅览。”朱高炽和朱瞻基都有些懵圈。朱棣并未理会,缓缓开口说道。“老三,你来念,事情重要与否,你自己决断。”“双帝制度既然已经确立,并昭告天下,那你们就要好好做。”其实他是想要让朱高煦废掉这双帝制度的。可……这是朱高煦自己愿意的。况且朝廷的信誉和威望已经跌落谷底,若是现在确立制度没多久,就废除的话。这也会给朝廷造成一定的动荡。“你尊为南帝,需要有自主的判断朝政的能力。”“在这些记录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也需要自己斟酌。”朱高燧点了点头。双帝制度,分南北两帝,南帝住在南直隶,执掌国家的财政文治等方面。北帝居住在北直隶,执掌国家的军事外交边防等方面。自然,朱高燧肯定是南帝,毕竟朱高煦来治国的话……嗯,他还是比较适合带兵打仗。“是,爹。”朱高炽和朱瞻基望着面前的这里的两位老头子。谁能知道,朱高煦和朱高燧居然这么老。朱高炽倒是对自己的处境大概清楚,朱瞻基则是还有些茫然。直到朱高燧开始阅览,关于仁宗,宣宗时期的实录等记载的时候。因为朱高炽在位时间未到一年,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少。“爹,那我开始说了。”朱棣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