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信息对账!朱标的彷徨,愤怒还是感恩
“朱允炆囚禁了周王,废了代王,软禁了齐王,贬了岷王,他还逼死了湘王。”“一年,就一年,爹去世还未满一年,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置我们于绝地。”朱棣越说,情绪也是越是激动,声音高亢的在酒馆里大声述说着朱允炆的罪孽。“我的三个儿子,都在应天府。”“为了他们的安全,我装疯卖傻,在猪圈里吃了几个月的猪食。”“这样,他才肯放过我,放过我的三个儿子。”听着这些话,朱标心中有些难以置信。为什么会这样这些事情到底是真实发生的,还是朱棣编撰的。那到底哪个世界的历史,才是真的。朱标能够感受到朱棣身上的委屈,削藩,皇帝绕不过的政策。可关键在于怎么削,很显然,朱允炆的削藩未免太过急躁,下手太狠。直接从王爷成为了庶民。甚至逼死了一位王爷,这谁能承受“唉,迫不得已,我知道,要是再这么下去。”“我们一家迟早要死在朱允炆的手里,所以,我举兵,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徐允恭和蓝玉此时都紧蹙眉头。也就是说,面前的这位燕王朱棣,皇帝朱棣其实是一位反贼,燕贼。反贼谋逆这些词汇,在任何时代都是属于禁词。朱棣继续述说着。“靖难四年,我和朱允炆打了四年。”“我击败耿炳文,击败平安,击败李景隆,击败徐允恭,双方各有胜负。”“我很清楚,这样下去,我迟早要输。”“因此,我选择了绕路而行,进攻京师应天府,朱允炆怎么也没想到。”“我会突然调转马头,渡河直逼京师,最终,我成功赢得胜利。”“攻入了应天府,我把朱允炆烧死在了皇宫里,对外谎称不知所踪。”“我杀了应天府内所有反对我的官员,诛杀了方孝孺全族,自此,应天府莫敢不从。”“在群臣的拥簇下,我登基称帝,天下臣服。”“我成功坐了爹的那把龙椅,成为了皇帝。”朱标猛地站起身,脸色不是很好看。不论是朱棣亦或者是朱标,他们都是皇帝。都无法容忍谋逆的存在。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弟居然会谋逆,会杀害自己的儿子。将皇帝焚烧在宫阙中,他不明白,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好弟弟,去哪里了。“所以,你是我弟弟燕王朱老四。”“是。”“你也是大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皇帝朱棣。”“是。”“你还是奉天靖难,掀起战争的谋逆篡权,杀害朱家人的反贼朱棣!”“是。”朱标有些怒气的望着朱棣。“是什么是!你不是我的弟弟,朕的弟弟没有你这般的谋逆之心!”“老四伴在我身边多年,他说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提防藩王。”“甚至为此,触怒父皇,被其棍打,却依旧言辞不改!”“他不是反贼,更不是皇帝!他早在洪武二十五年,在就藩的路上就已经死了!”“你只是一个冒充他的人。”“朕绝不容许有任何人污蔑老四的名声。”“蓝玉,徐允恭!”听着朱标的呼唤,蓝玉和徐允恭便走上前一步。虎视眈眈的望着朱棣。此时徐允恭也开口说道:“乱臣贼子,岂敢污蔑燕王名声!”在梦境里,朱棣和徐允恭的关系不仅得到很大的改善,更因为朱棣治好了徐达的病。让徐允恭对其十分的敬重。如今,面前这名模样长得十分像朱棣的老者,却在污蔑朱棣是反贼,是谋权篡位的人。他自然是不可能坐视不管。在他们的记忆中,朱棣何时曾谋逆跟随在朱标身边多年,为其出谋划策,形影不离,没有半点谋逆和篡位的行为。朱棣的话,他们自然是不相信。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有些诧异。“爹,这徐允恭怎么回事,他是不是脑子被踢坏了”在靖难路程中,徐允恭是最难缠的对手,要不是离间计。不然说不定真就被徐允恭率军打回顺天府了。当然,朱允炆不会用人。但凡用徐允恭为主帅,都不至于输的这么惨。可以说,太祖皇帝也是坑了朱允炆最后一把。毕竟,朱允炆之所以信任李景隆,就是因为朱元璋看好李景隆。事实证明,自己父亲有的时候,确实会看走眼。就像是当年的常茂一样,哪怕给予再多的机会,增添再多的履历,也终究是烂泥扶不上墙。常茂,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