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 第116章 国库之重

第116章 国库之重

熙宁帝昏厥了一日一夜。

直到半夜醒转。

皇太孙立刻前来拜见,熙宁帝给他看坐,由着皇太孙将昏迷期间的事情逐件阐述。

简而言之,宫里的消息暂时封锁住了。

朝中也有丞相在内的数人,可以知道消息。

国朝上下,不至于因为熙宁帝的昏厥而生出动荡。

这样的处理手段,哪怕熙宁帝自己来了,也不见得能比皇太孙做得更好。

他显得有些欣慰:“崇武你,看来真是当皇帝的苗子。”

“孙儿不敢。”

朱崇武低着头,他与皇祖亲近归亲近,但皇位本身是经不起考验的,哪怕祖孙也不例外。

熙宁帝示意他保持镇定。

虽然熙宁帝从登基之初,就没想过要去退位当太上皇,但有过今日的遭遇,熙宁帝觉得自己还是要做好驾崩的准备。

年过六十,这本来就是人生在世的一道坎。

花甲再往上,那就是七十古来稀。

熙宁帝在位二十余年,自认是无愧于国,无愧于民的。

在他治下,大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富足程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国人口增长了两成。

但是,熙宁帝也不否认自己是一个恋权的帝王。

而且相比于父祖,他在位期间,又将帝王心术给运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

这一切的不舍与不甘,在大明江山的传承面前,都要退居其次。

他恪守了一辈子的国法和宗法。

只希望,到了地下,还是他父皇的好太子,仍是他皇祖最骄傲的皇长孙。

这样就够了。

想到这,熙宁帝靠着床榻坐了起来,让朱崇武将他代为批复的奏疏读出来。

由自己替他讲述其中的道理与用意。

这也算是一种皇家传承。

兴帝在位时,不曾这般手把手教过熙宁帝。

可是皇太孙,他在熙宁帝看来就是另外一个自己,十几年的养育之下,也让他养成了一种事事关心的习惯。

现在索性就不改了。

……

在这之后,熙宁帝又召集了几位心腹臣子,宣布三日之后再开朝会的消息。

打算彻底平息一切潜在的隐患。

随后,他又翻看起了各路的战报。

宣政院处,有一支天竺的军队来犯,婆罗教四大祭司中的林栖祭司带队。

联合昔日六耳洞府座下各洞妖王,来势汹汹。

武当派,唐门,以及南疆的五阳寺,在南镇抚司的率领下,顽强抵抗。

西域的主战场。

蓝冉所率大军面对大食、天竺两国的联军,优先围歼大食的军队。

三战三胜,前后斩首两万余,收回了此前火国丢失的领土。

大明几十年积攒下来的民富。

如今成了前方将军最坚实的后盾。

熙宁帝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只不过,他仍然觉得有些遗憾,因为西面战争的开启,大明可以挪出来给东面建设水师的经费就少了。

但这两者并无先后之分。

充其量,这是时运不济,大明开国以来积累的矛盾,赶在熙宁帝在位的时候爆发了。

祖孙二人又畅谈了许久。

直至,话题转移到了如今坐镇东北部的云王身上。

熙宁帝算是亲眼见着云王起来的,他对这位后辈还是相当信任的。

只不过,异姓王到底不是一个稳定的存在。

除开云王之外,还有如今的燕王。

燕王府从设藩至今,已经传承到了第五代人。

他们手里握着的漠北军权,历经“永兴”“熙宁”两代的经营,如今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收归朝廷。

不过,狼庭王族,以及他们名义上统治着的狼庭子民,加起来仍有上百万的人口。

这些人口事实上纳入了燕王府的统治之下。

只要稍加武装,可以轻易拉起一支数万人的骑兵。

在朝廷看来,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熙宁帝自己有足够的耐心,可是他对皇太孙却没有这么放心,于是与他问起了政事。

皇太孙准备之后,讲出了自己的见解。

“铁勒、狼庭已经归顺国朝三十余载,历经两代人,骨子里已经生出了对大明的一种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