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作为青蛇君,当初借助“桃花仙”留下的香火,将自身由凡蛇蜕变成了蛟龙之躯。
在镇国蛟龙化作镇国神龙之后。
它就成了世间唯一的蛟龙。
经过这几十年的香火浸染,燕青已经拥有了相当于其他野神数百年的底蕴。
具备了香火化龙的基本条件。
但在这之后,另有其他三劫需要经历。
其一,功德劫。
香火化龙乃是下界的地仙道,得不到天界的敕封,需要靠着功德来承载仙职与龙位。
其二,万雷劫。
顾名思义,就是借助雷劫的力量破去蛟身,同时补足化龙的底蕴。
其三,走蛟劫。
真龙乃是四海之主,蛟龙需当走蛟入海,方能吸收四海的无量之力,真正掌握真龙的神力。
燕青等了许久,好不容易有一个功德劫数的雏形现世。
它当然不能轻易错过。
更重要的是——
它当前的道行增长已经达到了一个趋于饱和的状态。
但是燕青的化形面目,仍然没有增长之意。
说到底。
这就是真正的只长修为,不长年纪。
对蛟龙来说,燕青仍然停留在幼年的阶段。
它可不想等林莫容这小丫头老了,自己仍然是小孩的模样。
……
燕青与一禅金身几乎是同时出发。
他们的目的地都是金山寺。
此时此刻,金山寺内部的武僧,在方丈圆安的号召下,已经手持降魔棍,集结于寺院之内。
与外围的绣花卫和镇抚司缇骑对峙。
金山寺虽为佛门圣地。
可他们本质上还是江湖势力,从来不乏与人武斗的狠劲,不然也不可能几经王朝更迭,依旧矗立于此。
今日,圆安方丈打出守护寺院的名头。
寺中武僧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任由这群这镇抚司的缇骑胡来。
双方仍在对峙。
快到后半夜,一辆马车停在了金山寺前。
外围的缇骑和绣花卫统领率先见礼。
“吾等恭迎指挥使!”
这上千军卒同时出声,气势震啸山林,撕破黑夜。
不过,金山寺的武僧数目,比起寺院之外的朝廷兵马,其实也不差多少。
若是没有了名门正派的招牌。
这一顶“聚众谋反”的帽子扣下来,他们根本辩解不得。
除非,可以将原因推到妖物的头上。
汴梁府的北边就是黄河,这大河亦是荟萃了天地精气,是水中精怪最喜欢的洞府之所。
这世道化蛟不易。
只是“龙属”这一点就困住了九成九的妖物。
黄河里没能孕育出龙王、蛟王之类的龙族。
但诸如“鱼王”“虾王”“蟹王”这等龙族的仆从,却是不乏修行有成者。
它们划江而治,形成大大小小的妖王水府。
但是,黄河水族的攻击性,显然不及南疆妖族强烈。
它们基本上就是忽悠些村民,讨要童男童女的献祭。
这仍是为恶,而且也是草菅人命。
但在南疆妖族动辄屠城灭寨的衬托之下,朝廷在这些眼皮子注意不到的地方,也难以实现绝对的管束。
这其中留下的余地,就是名门正派存在的意义。
斩妖功成,即可扬名。
可事实就是,金山寺自己反而成了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李灵运从马车走下,李终持剑立于身旁。
二人来到佛寺前。
里面的圆安见正主到来,心中松了口气,身披袈裟,带着几位首座僧人上前。
“贫僧圆安,见过云王。”
除他之外,其余几位首座依次见礼。
这架势是打算先礼后兵。
直至双方的气氛有所缓和,圆安方丈这才开口。
他知道李灵运并非善类,因此不想硬碰硬,试图大事化小。
“云王的人马围了金山寺这么久,想来也已经消气了。寺院后山的菩提树,数月之前结成了一盏菩提茶。”
“老衲将这茶献给云王,另外还从藏经阁取出七十二绝技中的十二门,赠予各位袍泽,以示我金山寺对朝廷的配合,不知云王殿下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其中几位金山寺的首座明显不太赞同,这样的退让未免有伤颜面。
可是顾及圆安方丈的面子,终究没说话。
李灵运暗暗感慨,这圆安做事的圆滑,难怪他的威望不及法海,却仍然可以稳坐金山寺的主持之位。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