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灌木在现代叫做六道木因。因为这种灌木在生长时,上面有六道凹槽,在现代多用于加工成串手串用的珠子,加工成珠子后每颗珠子上都有六条白线,故得名六道木。
由于六道木生长缓慢,木质坚韧,木面光滑细密且不易折。如果用强力折断,断处斜茬似刀,锋利如刃。在过去是家家喜用之物,农夫用以作叉齿、耙齿。因为具有铁制叉耙难有的优点,握之不冷不热,提之不轻不重,坚韧如铁弹力如藤,所以为众多人所喜爱。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制作箭杆。
蒙义没有刀,只能用锋利的石片一点点的将六道木砍成长短差不多的小棍。按照传统制箭工艺,箭杆都应该用火烘烤去其水分并将木条取直,蒙义也懂得很多种取火的办法,只是因为和白狼一家住在一起所以他不能点火,只能用分量较重的石块将木棍压直阴干。现在,蒙义正捏着一枚青铜箭簇费劲的削着箭杆的前端,以便安装箭簇。青铜箭簇只有四枚,所以多余的箭杆前端只能绑上磨得还算锋利的小石片,虽然蒙义心里极端鄙视这种石器时代的箭,但是现在条件有限,有总比没有强。
狼六把脑袋搁在蒙义的腿上看着蒙义忙碌着,狼大则是蹲在一边仔细的看着蒙义的制作过程,还不时的六道木棍扒拉到蒙义伸手就能够找的地方。狼大当然也不知道蒙义到底在做啥,但是一直以来的习惯已经让它明白白狼家的小七做的东西都是很有威力的神器,所以狼大对于蒙义做任何东西都抱着虔诚的态度在观看,不肯错过一点制作过程。
蒙义费劲的把箭簇安在箭杆上,又端在手中眯起一只眼比了又比这才满意的把四支青铜羽箭,小心地放进新做的皮囊内。他拍拍狼六的脑袋,狼六乖乖的站起来让到一边,蒙义来到洞穴一侧,那里的一块突出地面的巨石上摆放着鹿王的头骨,只是现在鹿王那巨大的犄角上架着一根弯曲的棍子,棍子中间的部位用兽皮索绑着一块大石头,蒙义就是靠这个办法把这根木棍弄出了所需要的弧形。
不用说蒙义是在制作一张弓,弓背已经初见形状,现在应该准备弓弦了。其实这也好找,古人制作弓弦无非也就是用动物筋或者马鬃以及棕、麻等混在一起搓制而成。动物的筋相比较后者是最好的,所以蒙义选择用动物的筋。
现在的条件这么差,只能因陋就简把筋绑在弓背的两端。在绑弓弦的过程中,蒙义为保证弓的强度不得不将弓背一头杵在地上,另一端顶在自己肚子上用力的往下压,同时将弓弦系紧,做完一头再换过来做另一头。
好在他选的弓不算太粗也不算太坚韧,这才让蒙义终于完成了这件对于狼族而言绝对属于划时代的武器。蒙义顾不得擦汗,得意的提着弓背上箭囊,当然,那里面全是石头箭簇的箭,青铜箭簇的蒙义实在舍不得用。
狼大自然是要跟着蒙头一看新鲜的,不仅是它就连狼爸狼妈都跑出洞口,想看蒙义的新神器到底有什么威力。
蒙义弯弓搭箭瞄准远处一颗小树就是一箭,嗖的一声,那支箭眨眼就钉在了树干上并且发出了啪的一声。只见那箭杆晃了两晃吧嗒一声掉在了地上。蒙义皱着眉头来到小树边一看,原来石头箭簇扎进了树干里但由于太脆已经蹦碎,那箭杆自然就掉在地上了。树干自然要比也首度额皮毛坚硬的多,由此可见这把弓还是有一定的威力的,如果换上青铜箭的话那绝对是没问题的,蒙义高兴的举起弓炫耀起来。
嗷呜呜呜~~~~~
狼大它们发出了嚎声,而狼爸狼妈却是面面相觑,闻声赶来的疤瘌脸、半只耳、独眼和二哈则是满脸的惊恐,因为它们知道蒙义手里拿的到底是什么,因为有很多狼就是被这东西射死的。
呜~~,狼爸发出短促的声音,用人类的语言来说这意思就是“开会”。疤瘌脸等四头巨狼慌忙跟着狼爸跑进山洞内,狼妈则是高兴地跟孩子们亲热一番之后用头顶顶蒙义和狼大,那意思是“带着弟弟妹妹们去玩吧。”
此时处于兴奋当中的蒙义也没注意到狼爸的反常举动,因为他很想到山下猎场上试试新做弓箭的威力。狼妈如此表态蒙义自然拎着弓箭跑了,狼大跟是不肯落后紧追着蒙义往山下跑,狼三狼四狼五狼六紧随其后,跑到中途狼大和蒙义各自发出召唤,十头狼侍卫迅速跑到他俩身边,一人数狼前呼后拥的向着盆地跑去。
当他们跑远之后,树林阴暗处鬼鬼祟祟蹿出一只青狼,它四处打量一番再没发现异样之后随即撒腿就跑。这只青狼穿林越沟跑了很久之后才到了一座密林深处,在那阴暗的见不到阳光的地方蹲着一只巨大的长着白睛吊眼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