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眼望去,原来是前面一座小摊上有个瓷瓶碎了,碎片旁一位中年人带着个小女孩站着手足无措。
而刚才那声音则是小摊老板发出来的。
中年人满脸赔笑。
“老板,打碎了你的东西我肯定会赔,但是百八十万……是不是太多了点?”
旁边粉雕玉琢的小女孩一边抽噎一边委屈道。
“我……我就是不小心碰了这瓶子,它是……是自己碎的……”
小摊老板双目圆瞪。
“你知道我这是什么宝贝吗?看看这完美的釉色!看看这小如钱眼的冰裂纹!”
“这是宋代哥窑的瓷器!要你们一百万都算少了!”
“还有你这小女孩,打碎了就打碎了,还想耍赖不成?”
哥窑的东西?
我心中一动,赶紧闭目看去。
然而片刻后却是无语地睁开眼睛。
神通给出的反馈这东西一文不值,哪怕是正品哥窑瓷片也不该如此。
这分明就是一件赝品!
怪不得说这古玩街赝品多呢?我摇着头走了过去。
这会儿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能来古玩街玩的,大多也都听说过哥窑的名声,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要真是哥窑的真货,这兄弟就倒大霉了!”
“但我看着怎么感觉有些假呢?”
……
中年人满脸慌乱,小女孩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更是放声大哭。
哭声直令人恻隐不已。
小摊老板朝周围横扫一眼。
“你们不懂就不要乱说!我这瓷器怎么就假了?”
“这胎质这光泽还不真,你们拿出件真的来看看?”
“不用看了,你这件就是假的!”
我走出人群。
这老板摆明了在坑人,一坑还是一百万,这种事我没遇到也就算了,既然撞上了自然不能不理。
“你这黄口小儿满嘴胡言!”
小摊老板朝我瞪来。
“你告诉我这瓷器假在何处?”
“宋代哥窑,以出窑后的开片也就是冰裂纹出名,其裂口多为黑色和金色,有金丝铁线之称。”
我这段时间自习了不少有关古董方面的知识,一些仿造不算精妙的赝品,就算不依靠神通我也能分辨得出。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哥窑所用釉面浑厚滋润,所以烧制后表面晶莹圆润,而你这件……”
我拿起一快碎片。
“看起来太刺眼了,这分明就是釉面太薄,而且烧制时太过急躁,所以形成了火刺。”
“且哥窑多用青釉,所以烧制后都是颜色都是泛青,而你这件却有些偏蓝了。”
周围众人听我这话,皆是瞪大了眼睛。
有识货的人此时都忍不住微微点头。
小摊老板见势不妙,又大喊起来。
“你说的这些都是放屁!哥窑出产过那么多物件,出来一两件不合规格难道不可能吗?”
“这件就算不是最上品的哥窑瓷器,价值也足够一百万了!”
“而且谁不知道分辨哥窑出品最重要的是看胎质?你逮着釉面说有什么用?”
“那我们就再说说胎质好了。”
我再道。
“哥窑所用胎质,乃是特殊的铁质矿土,因为含铁量高,所以胎质呈现黑色……”
“这不就对了嘛!”
小摊老板得意起来。
“你们看我这瓷瓶碎片的边缘处,可不就是黑色?”
“除了哥窑瓷器之外,还有什么瓷器会这样?”
众人又开始议论起来。
中年男子本来有所好转的脸色再度变得焦急。
小女孩也撅起了嘴,一副又要哭的样子。
我微微一笑。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