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见过这么短的麦杆。”
就拿杆儿的长短来说吧,完全不符合老农民们的认知。
在村里人看来,麦子就跟人一样,杆儿长得长,麦穗儿才能结得大。
然而麦杆过长,就容易发生倒伏,往往还没等到秋收,麦子就倒成一片,从而影响收成。
而王福田弄来的种子,则完美规避了缺点,完全是以优质形态长成的。
“真不愧是福田弄来的种子,真稀罕,怎么就能可着人的心意长呢?”
话题说着,就又拐到了王福田身上,而且全是溢美之词。
王福田戴一顶斗笠,笑眯眯地蹲在地头,时不时的点点头,顺着大家伙的话题聊几句。
关于种子,他多少知道一点。
这些种子,都是科学家培育出来的新型高产良种,跟古代的种子是不一样的。
现在大家伙只能看看长短,论论大小,真等到收获那一天,才有的吃惊呢。
要知道,现代的高产粮种,那产量远非古代的种子可比,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村民们的下巴都要被惊掉。
除了麦子和稻子之外,王福田还让人种下了大量土豆和红薯。
土豆和红薯含有大量淀粉,不仅可以用作主食,加工后还可以长期储存,是绝好的战备粮。
这两样作物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在更深的大山深处种着。
由外地来的流民照看着。
这些流民原本是不打算留在虎头寨的,硬是被一盆热腾腾的方便面暖热了心,然后又被忽悠着,进山去参观了村里的土地,房屋和学校。
之后就再也不肯走了,说打死也要留在虎头寨。
王福田本着人尽其用的原则,就让他们住进了大山深处,一边建房子一边照看土豆和地瓜。
低头说的正热闹,忽有人从山里跑了出来,一边跑还一边喊,“福田大叔,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