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八千两,此等珍宝,岂能轻易落入他人之手?”一位身着云锦长袍的老者缓缓开口,他须发皆白,眼神中却闪烁着不容小觑的光芒,显然是对这三彩马俑志在必得。
会场内顿时鸦雀无声,宾客们皆被这突如其来的高价所震撼,纷纷侧目望向那老者,心中暗自揣测其身份与财力。
苏晴晴与李明明相视一笑,眼中既有惊喜也有欣慰。
这不仅仅是一场拍卖的较量,更是对古董价值的认可与尊重。
晴晴轻声对夫君道:“看来,今日这马俑将寻得一位真正的知音。”
李明明点头应和,随即示意拍卖师继续。拍卖师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目前最高价为八千两,还有更高的出价吗?”
话音刚落,一名年轻的白皙男子再次举起手中的号牌,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我出两万两,此马俑与我有缘,我愿以高价相求。”
此言一出,会场内又是一片哗然。
众人皆知,两万两白银,足以买下几座豪宅,而今仅为一件古董,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苏晴晴心中暗自赞叹,这年轻男子不仅财力雄厚,更对古董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热爱。
她转头看向夫君,只见李明明微微颔首,似乎也在欣赏这位年轻买家的魄力。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尘埃落定之际,一名身着绫罗绸缎的中年男人突然站起身来,他的服饰华丽而不失雅致,显然是位身份尊贵之人。
他环视西周,缓缓开口:“我出三万两。”
此言犹如平地惊雷,让整个会场都为之震动。
三万两白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年轻的白皙男子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位中年男人的出价感到意外。
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放弃了继续竞价。
拍卖师见状,连忙宣布:“三万两一次,三万两两次……成交!”随着金槌的落下,这场激烈的竞价战终于落下帷幕。
“敢问这位兄台,如何称呼?”苏晴晴亲自手捧着三彩马俑,走到这位中年男人面前,将古董交给了他。
“鄙人不才,姓孟,单字植。多谢李夫人亲自呈上宝物。”孟植说道,欠了欠身。
“孟公子客气了,能得您如此赏识,此马俑亦是幸事。”苏晴晴微微欠身回礼,举止间尽显大家闺秀之风范。
她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孟植,只见他身着暗纹绫罗,衣襟上绣着精致的云水纹,腰间悬挂着一块温润的玉佩,步伐稳健,气度不凡,显然非富即贵。
“孟公子对古董颇有研究,不知可否请教一二?”李明明适时上前,言语中透露出对孟植的敬意与好奇。
能在此等场合一掷万金之人,定是对古董有着深厚的情感与独到的见解。
孟植微微一笑,目光中闪烁着对古董的热爱与执着:“李兄言重了,在下不过是略懂皮毛,难登大雅之堂。不过,对于这三彩马俑,我倒是有些心得。你看这马俑,色彩鲜艳而不失和谐,釉质光滑细腻,马身线条流畅,肌肉饱满,展现出工匠高超的技艺与对美的追求。更难得的是,这马俑的神态,仿佛正欲奔腾而出,充满了生命力,实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苏晴晴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孟公子所言极是,这马俑确实是我们精心挑选的拍品之一。三彩,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烧制技艺闻名于世,每一件作品都是匠人心血的结晶。我们李家古董店,一首致力于搜集并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们的美。”
李明明接过话茬,继续说道:“确实如此,古董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拍卖会这样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古董,爱上古董,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孟植闻言,点头表示赞同:“李兄所言极是,古董的价值,远不止于金钱。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精髓,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今日能在此遇见二位,实乃幸事。若以后有机会,定当再向二位请教。”
言罢,孟植再次向苏晴晴与李明明表示感谢,随即转身离去,背影显得格外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