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愣腾地从炕沿上跳起, 把手一挥:
“好! 刘三牛、贾广的枪包在陈二愣身上。半月之内用不上枪, 算陈二楞是松包, 是熊种! ”
唐小二撇撇嘴, 挖苦地说:
“牛皮吹得不赖, 只怕用木头做也来不及哟! ”……
起头, 赵铁锤听了唐小二那番言语, 打心底里往外不舒服! 但他毕竟是个头人, 依不得自已的脾气。少不得硬耐住性儿, 用好言排解。谁知两个人干柴碰烈火, 扯着脖子, 瞪着眼, 像黧鸡似的, 谁也不肯相让, 便首先喝斥陈二愣说:
“你少说句行不? 能把你当哑巴卖了! ”回头又严肃地批评唐小二:
“你说那些话是欠思量。这些枪,是同志们进虎穴, 入龙潭,舍死忘生搞来的, 不易是情真。可我们眼下都是游击队的战士了,说话办事都要把眼光放远些。难道我们打鬼子, 闹抗日, 拚命流血, 还为让人感恩戴德吗? ……”
唐小二听着, 心里虽然不服, 也无话可说。又加上众人也说他的不是, 只好忍气吞声, 扭着头蹲到一边。
赵连科因陈二愣和他拌过几次口角,心里就像河水里挂淤柴, 越积越多,自觉不自觉地抱上了成见。他觉得陈二愣是个“刺儿头”,最不好辖治。重一点说,简直是“害群之马”:而陈二愣呢, 却是个炮筒子脾气, 心地耿直。看着不对的事, 肚里装不下, 也不管别人招架了招架不了,“通通通”就往外放。过后一风吹,连一点儿淤泥沉沙也没。至于副队长对他有看法, 因为没说出来, 他当然也不会觉察到。
俗话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人与人之间一抱上成见,看问题就往往产生片面性。赵连科就犯了这个毛病。开头, 唐小二说了那番话,他也觉得刺耳。只是陈二愣一放炮, 就把耳朵里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轰跑, 只剩下对陈二愣的不满了。
现在, 赵连科又见陈二楞把枪扔在铺上, 心里就更是火辣辣的。忙走过去, 把枪捡起, 往陈二愣怀里一杵, 以他副队长的身份, 训斥道:
“给! 就你陈二愣毛病多! 人家唐小二说的不对吗? 都依着各人任性,挑三窝四, 那还像个队伍的样子? 不成一盘散沙了?”
陈二愣把枪往外一推,执拗地说:
“唐小二说的对, 算我毛病多,只是我不会‘谢主龙恩’,兴我不要吧? ”
赵连科见陈二愣当场给他个下不了台, 心里越发生气,说:
“你不要拉倒; 横竖有人要! ”回头叫贾广:
“把枪给你!”
谁知贾广和陈二愣脾气差不多。特别唐小二 那句“擎现成”,“有本事自已搞去”的话, 戳了他的肺管子, 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犟小伙子把大嘴一撇,说:
“我不要, 咱又不会看脸子。还是自已搞来用着心 里踏实!”
贾静瞪了弟弟一眼, 斥道:
“看你能耐的! ”
副队长赵连科请下神来没处安,一时下不来台, 小白脸儿气得一阵青一阵红,两片嘴唇直打哆嗦。赵铁锤忙把枪接过, 推他坐在椅上, 给他倒上碗水, 劝说道:
“都是年轻人,没经过训练,任性使气、碗碰勺子的事是少不了的。咱们不往心里结记才是。”
众人也有劝说副队长的,也有埋怨陈二愣、贾广的, 这场小小的风波才算平息下来。
作为战友加兄长的陈瑛, 对冒失鬼陈二愣更特别担着一份心。他觉得,既然队长已经批评了唐小二,人家也没反口,就应该让步才是, 哪能得理不饶人呢? 因此,忙数落弟弟道:
“往后, 你那个犟牛脾气也得改改! 咱们这是个队伍,得讲个法度! 哪能动不动就抡风使气, 耍小孩子脾气? 快把枪拿着! ”
队长赵铁锤见陈二愣低着头不吭声,便把枪摁进他手里, 用他的老大哥口吻, 命令陈二愣说:
“拿着! 以后不准再使牛性子, 要是没耳朵眼, 小心我擂你的脊梁骨!”
陈二愣炮已放完,此时早已心平气和。他抬眼望望队长赵铁锤,从对方的眼神里,他看到了那种充满着真挚的爱的责备, 楞小伙子羞涩地接过枪, 憨厚地笑了。
赵铁锤又安慰了分到破枪的几个战士一番, 答应等打了仗, 缴获了枪, 把破枪统统换掉。几个拿到破枪的战士, 受到教育, 受到鼓舞, 渐渐地高兴起来。赵铁锤又说:
“同志们! 今天, 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