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只有三百人买了裙子,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没买上,再加上毛巾厂的人,沈清禾觉得八百条裙子卖完没问题。
陈大勇犯了难,“师傅们现在做裙子比之前熟练很多,但加班加点一天顶多做四条,三十人一天就是一百二十条,五天时间不够用。”
“而且大伙儿长时间加班加点,眼睛也受不了。”
沈清禾点点头,“所以,咱们还得多招点儿人,先招三十名吧,缝纫机我记得还有十台空闲的,那就再买二十台。”
之前是因为钱不够,所以各方面能省则省。
上次卖连衣裙进账七千五,毛巾厂这边又有一万五千六,加上之前的,沈清禾手里有四万多块钱。
该花的时候也得花。
争取花小钱办大事儿,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行。”陈大勇马不停蹄地去买缝纫机,招聘师傅去了。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周六一早,沈清禾准时摆摊。
半天加一中午的功夫,八百条裙子便被保温瓶厂跟毛巾厂的人买光了。
就这还有好多人没买上。
沈清禾承诺,下周六还会出摊,也还会有新品。
槐花村的村民们真有来摆摊的,一共两个摊。
一个卖野菜包子,一个卖大饼卷咸菜。
卖的便宜,但卖出去不少。
两位嫂子收摊的时候,还特意给沈清禾送了几个包子跟大饼卷咸菜。
“清禾妹子,托你的福,我们才能挣点零花钱,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别嫌弃。”
“是啊,你快尝尝。”
“两位嫂子客气了。”沈清禾见她们都带着孩子,便给孩子们一人装了一把瓜子。
还在持续观望的村民们,决定是时候该做点什么了。
槐花村到处都弥漫着一种过年才有的喜气洋洋的氛围。
沈清禾又投入新一轮生产中,她的生意蒸蒸日上,京市沈珍珍糟心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