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子的儿子身材矮小,眼裂小、眼距宽、双眼外眦上斜,而且手指粗短,舌头一直有点外露。
典型的唐氏儿。
沈宁收回视线,继续喝茶。
老婆子本来以为沈宁会惊讶和嘲笑,可没想到很淡定,且看都没多看儿子一眼,让她对沈宁的好感更多。
“渴不渴?”老婆子神态温柔,把自己的茶盏推了过去,“喝点茶水润润嗓子。”
沈珩还好,也和沈宁一样没有过多观察,可是周文泰就不没沈宁姐弟二人这么淡定了。
他一直盯着对方看,而且眼里俱是好奇。
不过老婆子也没说他,毕竟周文泰只是好奇,并没有恶意。
唐氏儿的寿命都不长,就是放在前世,能活三四十岁也是蛮好的了,而眼前这位在这样的条件下能活到三十岁,可见父母对他的疼爱和细心照顾。
“今日叨扰姑娘了,多谢姑娘。”老婆婆在她老伴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姑娘日后福报不浅。”
“婆婆稍等。”沈宁把桌子上没吃的糕点和地瓜都装在了油纸里递给她,“拿着吧,给孩子吃。”
等他们走出了茶馆,周文泰嘟囔着:“沈姐姐,他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是孩子啊。”
唐氏儿智商低下,就和四五岁的孩子差不多,就算是再参加十次县试也还是过不了,这是硬伤。
沈宁叹口气,没说话。
就在这时,已经走远了的老婆婆忽然直直地往后仰。
“老婆子!”老头拔高声音喊道。
沈宁转身冲了过去,跪在地上对老婆婆进行心肺抢救。
老婆子还有气在,可她已经没有力气了,就用眼神示意她不必救了。是
张了张嘴,仿佛在说:“孩子,别费力气了。”
沈宁双手摁压在她心口:“婆婆,别睡,再坚持一下。”
这一幕都被从县衙出来的陆鸿风看在眼里,他满脸俱是震惊。
沈宁以前只是懂些药理,什么时候还懂医术了?而且这个样子的沈宁,他从来没见过。
脸还是这张脸,可人却好像完全不一样了。
她救人时专注和认真的样子,竟是让他看痴了。
唐氏儿也想要冲过去,但被他爹抱着腰,拦住了。
沈宁抢救了很久,但……她最终还是摇摇头:“我尽力了。”
老头子似乎早就做好了这一天来临的准备,对沈宁摆摆手:“这都是老婆子的命。”
他环顾四周,最后回到茶馆那借了根麻绳,在儿子的帮助下把老婆子绑在了自己后背上。
他朝着沈宁行礼,表达了最深的谢意。
从生出儿子到现在,三十年了。他还是第一次在沈宁这感受到了善意,以往在村子里就都受尽各种嘲笑和白脸,即便是在村子里也都是和儿子一起呆在家里。
老婆子靠着给人做刺绣活来赚钱,而他就是靠打零工,孩子因为被关在家里,所以只能让他看书,再考试。
可是孩子就不是读书的料,就连说话也和几岁孩童一样,可他们不放弃。
孩子不读书,还能做什么呢?
“姑娘……”老头子欲言又止,最终什么都没说。
县衙出来的人多,大家就都这样看着他们离去。
老头子脚步蹒跚,唐氏儿在旁边搭把手扶着他后背的尸体,两人亦步亦趋地并肩走着。
这个画面,不知为何沈宁看着有些难受。
她医术好,却无法治好人,眼睁睁看着病人在她面前没了气息。
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她如鲠在喉。
“你已经尽力了。”霍翎低低地开口,看她神色怔怔的,伸手握着她的手,发现她指尖发冷。
这是一只善良的精怪。
他心口隐隐泛疼,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
霍翎把她双手握在手心里,哈着热气给她暖和。
一行人心情有些沉重地回了客栈,沈珩听说今天唐一远没来参加县试,他也是懊恼又后悔。
“昨日来的时候就该把他带着。”沈珩道,“他怕是遇着什么事了,不然不会不来的。”
前几日还和他说县试了得好好考,甚至还请教沈珩要怎么温书才最有用。
“我们明天一早回去。”沈宁拍了拍她的肩膀。
沈珩点头。
从曹县回平县要经过一条比较狭小的山路,稍有不慎就是掉下山崖,何况现在都不是很太平,谁也不知道走夜路会不会遇到土匪或者是暴民。
“沈宁。”陆鸿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