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坑文人雅士。
“好,我去看看,亚姊儿你……”李茂生犹豫着要不要将小侄女带上,女子要见外人总是不得体,但是做生意难免要见外人。
李亚男看出了他的为难,主动说道:“叔叔,我也去瞧一瞧,开开眼界。”瞅瞅究竟是什么人竟这般难缠?
李茂生迟疑了一下,这才点头。
第二章玉佩当一两(2)
一到前堂,果真见一名面容清俊的年轻男子大剌剌的盘膝坐在地上,面前铺了一张纸质略差的宣纸,他手持毫笔,大笔挥墨,画起山中老翁江边垂钓,一叶扁舟在河面上晃呀晃,未见鱼踪却能感受到河中鱼儿的游动。
“是你要典当一幅画?”
笔尖一捺,画出出水的水溅,书生收笔,昂首一抬,“正是在下,不知贵铺收不收?”
“我不……”开价太高,收不起。
一声娇嫩嗓音抢白道:“收!”气量十足。
“你收?”书生似笑非笑的扬眉。
“是的,我收,不过你连同这张完成的画一并留下,我让你典当一千两,两年内赎回以十倍论之,你肯吗?”
李亚男此话一出,李茂生和书生同时怔愣住,前者摇头苦笑,暗道败家娃儿,后者讶然之后露出真心的笑容。
书生感激的道:“新作之画不算典当品,直接赠与小丫头你,至于小生的家传之物请善加保管,两年内必来取回。”有了这一千两打底,他的仕途会走得更顺畅,不必困窘地看人脸色。
“好,成交。”她赚到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画。
书生满脸喜色的离开后,李茂生的脸就垮了,他语重心长的对着小侄女说道:“亚姊儿,叔叔不当和尚了,若把家业交到你们手中,大概不出一年,大伙儿就会沦为街头乞丐……”
但是事实证明,李亚男没有鉴宝本事,却有出人意料的识人眼光,她认同的人,日后都有大出息。
譬如那位衣衫陈旧、略显落魄的书生,他姓柳名似南,字文通,是当年要进京赶考的学子,因阮囊羞涩,无法支付上京的费用,因此拿出先人收藏的吴道子画作做为典当品,好筹措这一路的开销和官场上的打点。
慧眼识英雄的李亚男看出他的不凡,收画是假,资助为真,她在柳似南身上赌一把,赌他金榜题名。
果不其然,在三甲的名单上他高居一甲榜首,更在殿试上被钦点为状元郎,入了翰林为七品编修。
常言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意思是指柳似南一旦入了翰林,便已是内阁一员了,只待他再磨练几年,前景看好,一片明亮,高官厚爵等着他去挣。
更令人惊喜的是,他被榜下捉婿,不到半年光景成了户部尚书的乘龙快婿,有了管粮管钱的老丈人相助,他风光无限,不到两年时间便衣锦还乡,以一万两银子赎回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