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马屁拍完了,朱元璋跟朱标才继续商讨了一番,敲定了细节之后,朱元璋又让高信将北方学子中成绩较好的挑选一部分出来。
朱元璋将这部分北方学子也录用了,让他们跟南方学子同时入朝为官。
朝会结束之后,文武百官自是各个都喜上眉梢。
等到文武百官退朝之后,朱元璋便去了御书房,召见了朱棣,再次试图劝说朱棣回去北平种地。
但这一次,朱棣依然是宁死不屈。
“爹,这地谁爱种谁种,反正我不种,打死都不种!”
一句话说完,朱棣转身就溜!
“逆子!”
朱元璋看着朱棣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
郁闷之下,一把扫翻了案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
岂料无意之中,竟是看见了锦衣卫的一封密报。
朱文正三个大字跃然纸上,朱元璋愣了一下,捡起来一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朱文正竟然对咱如此记恨?
甚至公然抱怨说咱对他不好?
甚至大言不惭,说咱能打败陈友谅他是首功?
不然以咱的本事,早就被陈友谅灭了无数次?
这大明能建立,他朱文正功劳最大?
朱元璋看完这封密报,瞬间怒火中烧起来。
“混账!”
“若非咱重情重义,你个小王八蛋坟头草都几米高了!”
这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很早就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若说功劳,倒也确实有一点。
当初朱元璋一意孤行,不顾众人反对,让朱文正当了都督府的话事人,职位甚至高于开国六功臣之一的徐达!
可这朱文正好像是一身反骨,不仅不感恩戴德,竟然还想跟着张士诚混!
要不是朱元璋发现的早,这大明还真就差点建立不起来了!
如果对方不是朱文正,换成其他人,朱元璋怕是早就诛九族了!
朱元璋是个极其重亲情的人,念在朱文正是自己的侄子,所以直接把他贬为庶人,圈禁在凤阳,不许他迈出凤阳一步。
哪料到大明建国十余年了,这混账玩意竟然不仅没有反省自己的过错,如今仍旧记恨在心!
真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丢下手中的密报,皱起了眉头。
这锦衣卫也知道朱文正身份特殊,因此才上奏询问应该如何处置朱文正。
朱元璋此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叹了口气,决定还是去陈平安那里看看,顺便也带老四去见见那小子。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习惯了,遇见无法解决的事情,下意识就要去找陈平安。
一是朱文正的处置办法,二是朱棣不愿意回北平种地,朱元璋觉得陈平安应该有办法。
只不过这次朱元璋不准备带其余人了,毕竟朱文正这件事,让朱元璋觉得很丢脸。
......
而此时,秦淮河畔,陈平安刚刚起床,吃完早餐之后,正在做早操。
倒不是为了强身健体,毕竟陈平安现在的身体强度,在系统的加持之下,泰森来了都扛不住一拳,叶问来了都得拜他为师。
按照系统的说法,陈平安现在的功夫水平应该在霸王项羽之上。
所谓王不过项,将不过李。
这项羽的功夫,在几千年的历史上都足以排进前三。
哪怕重伤,都还能在敌军从中七进七出!
系统不仅奖励了陈平安一身高于项羽的功夫,还顺带奖励了项羽套装,包括乌金甲跟霸王枪以及乌骓马。
陈平安收好这些奖励,皱眉沉思了一下。
现在陈平安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多搞点银子方便以后海外建国,二个就是抓紧忽悠进度,让老朱他们早点跟自己去海外建国。
至于打打杀杀,开什么玩笑,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打打杀杀的事情交给老朱他们来就好了。
正想着,院子外就传来了老朱的声音。
“陈平安!”
陈平安听见老朱叫他,赶紧打开门。
一开门就愣住了,今天老朱竟然就只带了蓝三一个人,其余人不见踪影。
不过很快陈平安就释然了,这样也好,自己虽然穿越了,但并不想改变历史的进程。
“哟,今天什么风啊?怎么就带了一个人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