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将晚,义勇军加紧打扫战场。“报告总指挥使、副总指挥使,抓到两个鞑子大官。”
两人被押解到李元胤、郑兵面前,李元胤道:“原来是征南大将军谭泰呀!另一位是谁,报上名来。”
“在下不过是个小官。”
从他身上搜出的官印,被摆在桌上。郑兵拿起一看,赣南巡府刘武元。一个在江西南昌屠城,一个在南雄屠城。“两人先关起来,明日用快船送到广州。”
李元胤道:“这里的清兵一个不留,直接杀了。”
郑兵沉默了半天,“可惜这些清兵只能死一次,恨不能多杀死几次,才能解我心头之恨。”
李元胤拍了拍郑兵肩膀,杀清兵机会多的是,郑兄弟我俩去喝一杯。
第二日,郑兵起床头有点疼,昨晚喝高了。李元胤掀开门帘,从外面进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清军有5000匹马。坏消息,都是病马。”
“李总指挥使,你这不是让我白高兴一场。病马有什么用?”
李元胤道:“不能这么说,刚问过会养马的老兵。这些马,大多数都能养好。”
郑兵一听精神来了,头也不痛了。“走,我们去看一看马。”
士兵们正在江滩上,给马洗澡。会养马的老兵道:“这些马从江西一路过来,正好是雨季。马淋了雨,又出汗。长了马虱后,马整天休息不好,所以一副病殃殃的样子。”
李元胤道:“你要能想出解决之道,这5千匹马就交给你管理。”
老兵激动道:“总指挥使,这个问题好解决。让马站在江水中十多分钟,淹死虱子。然后,买一些榨过油的山茶油饼。用热水浸泡,浸出的水,给马洗澡。多用几次,可杀死虱子虫卵。”
马在江里泡过澡,洗刷干净。精神确实好了,草也吃得欢。
李元胤当场兑现承诺,任命老兵为军马场场长。
郑兵道:“有了这5000匹马,义勇军机动性增强,能够辐射的区域大了不少。”
……
收到李元胤和郑兵的捷报,广州府城百姓张灯结彩,庆祝胜利。对郑袭来说,这是一段忙碌的日子。一方面要关注清远方面的战事,另一方面又招蓦了1万新兵。
每日郑袭指导新兵训练,讲文化课。回到叶宅,还要看公务文书。他怀念有馨宁在身边的日子,文书都给他分门别类整理好。他心想,等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回琉球看一看曾氏。
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赣南巡抚刘武元,被快船送到广州城。当日广州各城门,张贴了告示。
告示前围满了民众。告示详细列出,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在江西南昌纵兵屠城,死20万有余。汉奸刘武元买通内奸致南雄屠城,死8万有余。两人明日将在菜市口,被凌迟处死。广州百姓,奔走相告。
第二日,广州城万人空巷,菜市口挤得水泄不通。广东省高官兼广州府知府祝茹穹不得不请,义勇军派出一个营维持秩序。
义勇军士兵从大牢里提出谭泰和刘武元,两人乘坐囚车前往菜市口刑场。一路上,愤怒的民众冲上前吐口水、扔垃圾。有些冲到囚车前,用力撕扯两人的头发,用牙齿咬肉。义勇军士兵连忙架开这些人,否则谭泰和刘武元在路上就被打死。
在义勇军的护送下,两辆囚车终于到了菜市口刑场。民众愤怒的情绪汹涌而起,空气中充斥着无法遏制的怒火。人们大喊道:“将两人凌迟,挫骨扬灰。”
负责主持宣判的祝茹穹,让大家安静。祝茹穹道:“参与南昌大屠杀的近30000名清兵,在飞来峡附近北江边,被我义勇军全部歼灭。”
众人高呼道:“歼灭的好,义勇军威武。”
等大家安静下来,祝茹穹又道:“围困广州府,参与南雄大屠杀的40000清兵,包括满清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信、尚之孝、尚之忠、和靖南候耿继茂及三子全部歼灭。”
台下响起,排山倒海的欢呼声。“杀得好!义勇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义勇军万岁!”
欢呼声过后,祝茹穹宣布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满清赣南巡抚刘武元罪行罄竹难书,判凌迟。
李屠夫真名早被人忘记,已年过六十。他年轻时专门杀猪,年长后在衙门当差,当了一名刽子手。一直干到六十岁,才封刀。这一次,他不放心旁人的手艺,主动要求当刽子手。他要割上三千三百刀,让两个残害汉人的畜牲,痛上三天三夜。
李英雄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