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乱天下之二东都风云 > 41

41

虞瀚东觉得奇怪,于是问道:“这是好事,殿下又为何叹气?”

郦照熙忧心道:“我只怕父王重蹈覆辙。武安君已然不在,如再发生那样的惨祸,恐怕没人给他收拾残局了。”

虞瀚东奇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郦照熙神色忧郁,他缓缓道:“二十年前,武安君为国解忧,击退三方联军,我大黎因此得以安定了数年。父王在这段时间不思进取,整日纵情于声色歌舞。叔父义申君,他因嫉恨父王得了王位,因此常年怀恨在心,当时他的封地在椒州,那里是我王族兴起的发源地。他利用封地的特殊性,以及把握父王荒废朝政的时机,私下里招兵买马,收买人心,待时机成熟后,他联合纪、郑两国,造反叛乱。当时战火席卷了大黎一半的疆域,父王差点为此迁都。后幸得武安君带兵由东境赶回来平叛,这才使我大黎避免了一次亡国的危机。”

虞瀚东心想,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在君主时代,这样的事经常发生,他自然不觉得稀奇。

“这样的事件各国都有。只要当朝的君主稍一松懈,心怀叵测之人便会趁机作乱,取而代之。”郦照熙喟然道:“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那些王亲国戚、文臣武将权势过大,他们不但有自己的封地,还能豢养私兵,一旦有机可乘,便能随时举兵谋反。”

虞瀚东顿时对眼前这少年刮目相看,他竟能洞察到问题的本质,稍加时日,前途不可限量。

“先生!你说我说的对吗?”

面对郦照熙的询问,虞瀚东点头道:“确实如此。”

“如君主一味以强硬手段限制臣下的权力,不给封地,不准豢养私兵,恐怕会让立志建功立业的人寒心,从而导致无人可用的局面。”郦照熙端着茶杯捂在手里,皱眉道:“只是这难题不知如何解决?”

虞瀚东随口道:“如果采取府兵制和推恩令双管齐下,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了。”

郦照熙顿时好奇道:“何为府兵制?推恩令又是什么?”

虞瀚东反应过来,心想怎么把这个说出来了。他唯有简要说道:“所谓府兵制就是由朝廷在各地设置军府,军府的掌事官员负责将该地区能战的老百姓挑选出来,分配土地,这些人农忙时负责耕种,闲暇时训练,战时则组织起来从军打战。所有兵员登记在册,不能挪为私用,更不能为权贵们所用。只要将兵员掌握在朝廷手里,另外再严格限制权贵们府兵的数量,就不怕他们造反了。”顿了顿,“王亲重臣所管辖的封地一般都由其长子或指定的子嗣继承,推恩令则要求其所有的子嗣都有共同的继承权。如此下来,其封地只会被瓜分的支零破碎,不成气候。而且一旦领主有造反之心,其子嗣也会害怕失去即得利益,而不愿附逆。”

郦照熙愣了许久,待回过神来后,他不顾茶杯掉落在地上,鼓掌道:“先生大才,竟能想出如此完美的制度。”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颤声道:“府兵制已经够完美了,然而这推恩令更是让人匪夷所思。即是所有人都知道其中的意图,却偏又无法可解,如有哪位王亲重臣执意反对,那无疑是在跟自己的子孙作对,到时恐怕会时刻生活在暗算与背弃之中。先生随口一说,便解决了两个亘古难题,照熙对先生心悦诚服。”

虞瀚东老脸通红,羞愧难当,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郦照熙又问道:“人心难料,又如何结交志同道合之人?”

虞瀚东暗忖,你小子是问怎么收买人心吧?于是道:“识别人心全凭人生经验,你只要记住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郦照熙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反复默念着这几句话。

两人聊着聊着,虞瀚东想起一事,问道:“永徽山南端是否有座庙观?”

郦照熙点头道:“那是供王室女眷修行的场所,名叫净晏观。”他奇道:“你怎么会想到问这个?”

虞瀚东佯作随口道:“去年初来乍到时,无意中发现的。”

郦照熙不以为意,却又提醒道:“今后还是不要去那里了。净晏观内原先住的都是先王的嫔妃,父王在位多年,那些太妃都已离世,目前只有弋阳姑母住在那里,她素来不与外界往来,所以不要去打扰她为好。”

虞瀚东沉吟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殿下的姑母为何独自住在净晏观?”

反正也闲来无事,郦照熙娓娓说道:“我这弋阳姑母自小生得媚艳动人,成年后更被认为是我大黎第一美人。但大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