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去大秦给大王种田 > 第134章 刺客

第134章 刺客

初心,是让人都吃饱肚子。而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就让另一些人被压榨,被剥削到丧失人身自由的程度。

要是让百姓们都没活路了,那么这个制度离被推翻,也就不远了。

秦鱼虽然最晚巡视到邾县,但邾

县的政令推行的很顺利,也很彻底,秦鱼到达的时候,这里的水稻、菽、粟米以及菜蔬都已经开始收割了,今年邾县没有麻和棉花,因为官署下令不许种植。

粮食种植的太多,收割是一个大工程,秦鱼暂停下来,让墨家就地取材制作打谷机,就是那种中小型的手摇式打谷机,将稻穗塞进上方的粮斗里,

手摇动齿轮,齿轮转动,将塞进来的谷粒从稻穗上脱粒下来,落在下方的口袋里。

这种打谷机,已经是农业文明社会最先进最省力的打谷机了,两千多年的一些山村里都还在继续使用。

脱粒之后的稻子不需要进一步处理,带壳晒干就行了,这样的稻谷精心保存,可以存储好几年不会腐坏。

收完稻谷,田地继续追肥,尽可能快的进行新一轮的播种,这样,等到天冷之前,可以收获第二轮,这就是双季稻了。双季稻有的地方可以种植,有的地方就不行,秦鱼这次巡视,也是在寻找可以种植双季稻的土地,让农家弟子去研究和开发。秦鱼不懂技术,但他又什么道理都能懂一点,这一点就让追随他而来的专业人才很着迷。

秦鱼在一些具体的做法上很外行,但他只要人站在这里,就是一种支持的态度,更何况,在发展民生和农业上面,秦鱼从来都是非常大方和宽和的。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就是研究失败了,那也没什么,继续研究就行了,只要能成功一例,随之而来的爵位和财富就能砸的你心花怒放,然后带着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下一轮的研究中去。

基本上各种先进的农具就是这么开发出来的,在这一方面,墨家着实让人敬佩,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他们的才华和智慧。据秦鱼所知,因为这些农具的开发和推广,墨家已经开始重新回归秦国的朝堂了。

之前墨家也是有人继续做官的,但都是在秦王的府库之内的一些小官职,职责范围就是管着一些大小工匠们,这些大小工匠,还差不多都是墨家子弟,可以说,秦王用一个府库,圈养了墨家。

但现在,随着墨家做出的贡献推行全国上下,墨家就有资格重新站在秦国的朝堂上参与政议了,在一些秦国主导的攻防战上也能说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了。

秦墨,逐渐有了中兴之兆,而这些,都是秦鱼给带来的。也因此,墨家对秦鱼的重视更甚巨子,下一任巨子接班人迟迟没有选出来,就跟秦鱼有莫大的关系。

当然,墨家内部的这些事情,秦鱼本人是不知道的,他只是觉着墨家着实好用,非常好用,就一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就想到墨家了,而且有功必赏,乃是秦国最基本的律法,秦鱼只是依律行事而已,他自己,并不觉着对墨家的崛起有多大的贡献。

有着后世诸多典故在肚子里的秦鱼,可

是太知道什么叫做“烂泥扶不上墙?()_[(.)]???。?。??()?()”

了,就是墨家真的重新成为当世显学,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成就,作为甲方,秦鱼自认只是付了应有的报酬。

秦鱼看着一台台打谷机被抬进了田地,割下来的稻子就地连着稻杆一起送入打谷机,粮与草分离之后

()?(),

分送入不同的场地进行晾晒()?(),

就这一个步骤?()_[(.)]???+?+??()?(),

就能省下收拢、运输、晾晒、脱粒、继续晾晒这些劳力()?(),

大大节省了时间和力气,农人们在田地里干的热火朝天,脸上都带着大大的笑容。

秦鱼看的也很开心,他没有打扰这些收获的百姓,他跑到长江边上看捕鱼去了,心里还在期待着,会不会看到长江豚和白鳍豚,听说东海里的鲸鱼会沿着长江三角洲水域游到长江中上游,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秦鱼问:“有的,在一个烂泥滩里,就生活着一种非常大的鱼,主君要不要去看一看?"

秦鱼自是要去看看的,但是,江豚和鲸鱼应该不喜欢烂泥滩吧?

秦鱼此次出来,就是游玩来的,因此他决定去哪里,跟着他的人都没有,他们只要做好守卫就行了。

秦鱼一行跟随向导来到了一个沼泽地,然后在沼泽水域里,看到了长江扬子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