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傍上太子,南征北战成皇妃 > 第16章 朝堂之争

第16章 朝堂之争

这时候,徐公公在外轻声敲门,“殿下,该更衣了。”

刘稳意识到了自己失态,看了看床铺,赶紧把自己的被子抱到窗边榻上,然后对着门口说道:“嗯,进来。”

徐公公进门之后,就看见主子端坐书案前,那个叫云天的面朝里,睡在太子的床上。

徐公公顿时血气上头,却又敢怒不敢言,心想:这个小云天,小小年纪带坏了太子。

转头看见窗边榻上被褥凌乱,再一看,哦,是太子的被褥,心里才稍稍缓和了一点。

这太子,还算是端方持重之人呐。

想到这儿,徐公公便轻手轻脚地开始伺候太子洗漱更衣,帮太子穿好朝服。

作为大荔朝至高无上的权威,呈祥帝对他的皇子们上不上朝并不做要求,有事就去朝堂,也可以私下找他。

对太子要求高些,只要在京里,务必上朝聆听国事,不上朝需要向他告假。

刘稳昨日因去接洽黑甲卫,以及组建灵狐署的事宜,所以并未去上朝。

今日想着还有事情需要找父皇商议,尽管这些事情不需要在朝堂上说,但是去听听其他朝政也好。

徐公公帮太子收拾停当,朝床上看了一眼。

刘稳知道他的心思,“云天昨晚喝太多了,让他睡吧。”临出门之际,回头道:“今日就让他去书房看看书,帮我整理整理书册。”

徐公公低头应道:“是。”

......

朝堂之上,议事已毕,已近晌午。

呈祥帝看看殿下百官,“众爱卿还有何奏报,一并说来。”

兵部尚书蔡同看看左右,又向对侧看了眼大皇子,大皇子微微颌首。

于是蔡同出列上奏道:“近日云州刺史葛辉奏报,南海一带海寇日渐猖獗,造成我朝与大泽来往商船急剧减少,出海渔民更是不堪其扰。”

御史中丞崔槐冷哼一声,走出队列,禀道:“陛下,不知云州守备常坤可有带兵平寇?”

“海寇神出鬼没,没有固定据点,常坤派出几支平寇队伍,皆无所得。”蔡同回道。

“哦,是么?”崔槐冷声反问。

太子在最前面站着,不露声色,心中却开始留意崔槐。

崔槐年届五旬,原在吏部任职,因性格太过耿直,被人排挤到了兵部。

听说到了兵部没多久,又被人排挤到了礼部。

后来实在没辙了,皇上就把他派到御史台,这御史中丞也是刚刚任命的。

“陛下,据说近期又出现商船、渔船被抢,百姓被杀的事情,一时之间,南海人心惶惶。”

蔡同并没直接回答崔槐的问题,而是直接向皇帝汇报新收到的消息。

呈祥帝扫视一眼群臣,“众爱卿,可有何平寇良方?”

众臣子你看我、我看你,没人说话。

只见大皇子出列奏道:“父皇,儿臣想推荐一人。”

“嗯......说来听听。”这大皇子是很少上朝的,今天这是......既然他有人选,不妨听听,呈祥帝心想。

“太子殿下驱逐元贼立了大功,有勇有谋,想必定能胜任平寇之责。”

大皇子此话一出,众臣子便看向太子,还不断有人低声附和。

“大皇子说的对,太子殿下有勇有谋。”

“嗯嗯嗯,是这样。”

刘稳听到他的大皇兄如此说,未动声色,且看陛下作何打算。

这时,于丞相上前一步,“陛下,京城和其他州府皆不临海,这些地方的驻军缺乏海上作战经验,故而平定海寇还需云州刺史、守备,以及镇守海疆的镇远大将军多方筹谋才为上策。”

呈祥帝点点头,“海上作战不同北境抗击元贼,丞相言之有理,就依丞相之见。”

大皇子还欲说什么,蔡同向他使个眼色。

随即蔡同上前一步,言道:“只是这平定海寇耗时耗力,非一日之功啊,南境军饷严重不足,且武器使用日久,多有损坏,恐延误平寇之机。”

刘稳心中冷笑,原来如此,这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吏部尚书郭准听令。”呈祥帝一听蔡同的话,便知道症结所在,好在大荔今非昔比,国力日盛,自然不能亏待镇守边陲的将士们。

郭准出列。

只听呈祥帝言道:“命你半月之内筹集三千石军粮,一万两白银,亲自押送至云州,分发各城守备驻军以及镇远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