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杰这句话一出口,村干部和老王头还是傻眼,因为他俩哪明白什么是青花瓷啊?
一看这个表情,陈英杰知道自己又要对牛弹琴了,不过还是耐心的让村干部和老王头先坐下,三个人在院子里点上烟慢慢的聊起来。
“这个青花瓷啊,是一种制瓷技术的称呼,是用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最早起源于唐朝,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发展时期。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制瓷名镇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你看看这个你用来喂鸡的食盆子,虽然是个带底的碎片,可上面有一个游泳的鱼的图案,看起来立体感很强,非常生动。再看看这个底部,还有官窑的落款,更加不是平常百姓人家的物品。
我不知道这么说你们听明白了吗?”
村干部和老王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老王头跟着问了一句“陈干部,你的意思这个食盆子还不是个平凡东西,很有可能是一个古代的玩意?”
陈英杰抬了抬眼镜,说“这个还不好说,我也不是专业的,得找专家鉴定一下。对了,你家这个陶瓷碗底子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就这一件吗?”
老王头一听这个,指了指屋里说“还有不少,有的当了花盆,有的给孩子当玩具了。要说这个从哪来的,这不正好村干部也在,你得给我证明,这个可不是我胡捣鼓的,是从我的责任田里捡的。一个月前,我去坡里上地的时候,发现有个大坑,把我的花生地都给弄坏了不少。这些碎片片子就是从那个大坑外边地上捡的。我还准备找找是哪家的王八羔子,把我的花生地给弄坏了呢?”
陈英杰一听这个,激动的站了起来,“你快领我们去地里看看,这个很有可能是一个古墓啊!”
三个人匆匆忙忙的出了门,赶到了村西头老王头的责任田。不过地里已经看不出什么痕迹了,毕竟一个月了,刮风下雨的,老王头还早就把那个大坑给填住了。
陈英杰和村干部说,“这个发现很重要,我要赶紧回去汇报文化局的领导,你们村里要安排人看着点,别再把这个地方给破坏了。”
很快,这个发现就逐级上报到了西京市文物局局长黄和祥那里。黄和祥立即组织专家成立了考古队,带着专用设备驻扎在和平镇北和平村。这一住就是半个月,把老王头的责任田翻了个底朝天,当然也按照规定给了老王头经济补偿。
同时,黄和祥还把陈英杰加进了这支队伍,让陈英杰全面了解北和平村的历史,看看有什么大人物出现在这个村?再查查县里的地方志,看看有什么线索?
这一了解,还真发现了个大人物!
据上河县志记载,元代时期的上河县城就设在和平镇附近地区。
因为上河县具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元代那个战乱时期,就成了打造兵器的重要基地。因此,元代朝廷非常重视在上河县发展官办冶炼业,设立的管理机构地位也很高,与当地的行政官员分而辖制,大大促进了境内铁冶发展。
元代在上河县设立单独的铁冶提举司,是当地历史上级别最高、管辖范围最大的官署,阿沙里任提举,官衔正四品,打造了当地冶铁史上的高峰期。
这阿沙里的祖先可了不得,蒙古族,曾跟成吉思汗打过仗,立过赫赫战功。当时在上河县担任提举的阿沙里是这个名将的孙子一辈的,武功已比不上他的祖先,可对汉学却研究颇深。
担任提举以后,阿沙里改革创新,充分利用上河县当地的铁矿资源,将部分农民转化为冶炼行业工人,并免除他们的土地租金,使得当时上河县的冶炼产量达到了全国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冶炼中心之一。
提举阿沙里因为冶炼有功,多次收到元代朝廷的封赏,在当地置办了不少土地宅子产业,成为当时的首富。因为是四品大员,连县太爷见了他也得下马恭迎。
阿沙里的大老婆是蒙古族,可他还娶了不少汉族的小妾。其中,这个北和平村就有一家刘姓的闺女,因为长得俊俏,又知书达理,念过四书五经,被阿里沙相中了纳为小妾,并生下一子起了个汉名叫沙宝珍。
这沙宝珍因为出身不好,在蒙古族的家庭中并没有地位,也不愿意去战场搏杀,反而愿意当一名闲云野鹤的山间农夫。后来,沙宝珍没有考取功名,就靠着祖业,在北和平村终此一生,经常接济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