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还嫌弃你爹了?你方才说什么了?”
“我,我想让远志叔来给娃儿取了名字,这可是我头一个娃儿,爹你可别瞎起名字!”
“嘿,你小子!”
村长忍不住踹了徐银牛一脚,但想着方才徐银牛的话:
“远志啊,既然孩子都这么说了,那就辛苦你了。”
徐远志傻眼了,他自家两个儿子的名字都和他的心境有关,可以想见他有多么不会起名字了!
“华哥儿……”
徐远志将求助的目光放在了幼子身上,徐韶华却只在人堆里看着,还道:
“爹,既然村长伯伯都这么说了,那您就起一个吧!”
徐远志听了这话,忍着没有去瞪着看好戏的小子一眼,这才缓缓道:
“这……此番我们青兰村骤遇大灾,可却都能风雨同心,安危与共,这孩子,便叫同安吧。”
徐远志这话一出,徐银牛狠狠松了一口气,连连道谢。
就连村长听了这个名字,也不由抚了抚须:
“同安,徐同安,好名字!”
如此天灾过后,青兰村迎来了村子里的第一桩喜事,众人一时眼中都有了光。
孩子,总是象征着希望的。
徐韶华含笑看着这一幕,心中一片柔软。
与此同时,为全村带来欢笑的小同安这会儿也挥着小手,呀呀笑着。
第65章
日落日升, 已经是徐韶华赶回来的第二日了,因为家里空出来的厢房都被几名有孕的妇人暂住了,故而徐韶华和徐宥齐挤了一晚。
纵然五日都不曾睡好, 可徐韶华到底身体底子好, 只睡足了一夜后,便精神好的不得了。
这些日子村人都吃的是大锅饭,是村长用村人缴纳的银子买的粮食和蔬菜, 请几个妇人借徐韶华家的灶台做的。
可以说, 除了几个孕妇外, 大家都是只以填饱肚子为主, 这会儿徐韶华起来后, 大锅饭还没有做成,可他听说了这事儿还是走了出去,
“华哥儿?”
村长在门口等着维持秩序, 却没想到徐韶华起的这么早:
“怎么不多睡会儿?可是吵醒你了?”
徐韶华摇了摇头:
“并非,村长伯伯有所不知,社学之中也是这个时辰上课的。”
“竟是如此?苦学勤勉,难怪华哥儿能考上县案首!”
村长说起这事儿便与有荣焉,他们青兰村就去了华哥儿和齐哥儿两个孩子, 华哥儿就直接考中的县案首, 这得是多大的本事?
你说齐哥儿?齐哥儿翻了年才七岁,若是他都能把一众学子压下去, 那那些学子只怕要无颜见人了!
徐韶华闻言只是谦虚的笑了笑:
“您谬赞了,社学之中, 大家都是一样的勤勉。”
村长这会儿只是抚须一笑:
“你小子就别在村长伯伯这儿谦虚了, 这次你去考府试的,想必考的不错吧?”
徐韶华闻言, 沉默了一下,村长见状,心也不由一沉,随后连忙描补道:
“华哥儿你现在还小,咱把心放宽,我相信我们华哥儿下回啊,一定能胜过旁人!”
徐韶华听着村长哄孩子的语气,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无奈,但他还是在村长身边坐下,斟酌道:
“村长伯伯不必如此,我方才那般,只不过是我自己也无法确定这次成绩如何罢了。”
村长轻轻拍了拍徐韶华的肩膀,没有说话,不多时,今日的早饭已经准备好了。
现下青兰村正处于重建阶段,是以吃食只是寻常的糙米粥和杂粮馒头,但因为大家伙都要出大力气的,所以这些都管够。
做饭的妇人乃是天不亮就开始揉面煮粥的,这会儿糙米也变得软烂不已,徐韶华吃饱之后也没有闲着,反而朝外面走去。
昨日安家来人帮着村人将不少的碎石泥土清理开来,但也不过三分之一。
安望飞昨日也是累极将一切安排好,便向徐韶华告辞回去,而安家人也需要休息,昨个天快黑的时候才歇下,这会儿在临时搭好的棚子下休息。
是以这会儿徐韶华出去的时候,只能远远看着零星的村人正趁着天还没有热起来,辛勤的将沙土铲在独轮车上。
“三叔。”
徐韶华唤了一声,走了过去,他爹是独子,这个三叔是他的本家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