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知道。”
晚上回去躺在床上,北阡陌发了几张山上的风景图。
旭日初升,朝气蓬勃。
雾绕山间,美如仙境。
青草露珠,清新雅然。
“最近是不是都醉氧了?”
闻梁回了一句玩笑话。
“你别说,这山林间的空气就是不一样,到处都是清香味。”
“上京今天大雨,开车的数量明显增加,我都不知道吸了多少尾气。”
“那雨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特烦。”
闻梁能够想到北阡陌打下特烦时不忿的表情,此刻的感觉,好像是夏日的凉风轻轻吹过,带走一身疲惫。
“老板,天使基金会的走访你去过吗?”
他突然就想听听北阡陌的看法,是不是和陈珂一样。
北阡陌闻言愣了一会儿,昨天闻梁把私信截给她看了,说实话做慈善这样的事情,基本是一半一半比例。
一半到需要的人手里,一半到某些人嘴里,盯是盯不完的。
她是老板,赚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做走访,看钱究竟有没有落在实处,她捐钱是为了响应国家提倡公司回馈社会的呼吁,钱捐出去了,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她就不需要管。
就和扶贫一个道理,不能保证每一笔钱都落到需要的人手里,至少真正需要的那个人有机会得到。
“没有去过,一般都是有专门的人负责。”
“而且,这种事情差不多形成一个产业链,你去动是没用的。”
顿了顿,北阡陌惊讶,“你不会想去吧?”
“先看看呗。”
“就因为那条私信就想要去吗?我个人不赞成去,无论你在决赛会不会取得冠军,你都将赢来一波热度,到时候各种综艺,电视剧,甚至电影都可能邀请你去当嘉宾,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好时机。”
娱乐圈里代餐很多,抓不住一波流量,当你下次再想跻身进入圈里,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闻梁理解北阡陌说的商人思维,只是上一世混到顶流位置,啥也没干就忙着工作,结果还没开始享受世界,一场车祸把他送走。
现在参加节目也赚了一些钱,他想通了,这钱是永远赚不够的,有机会去走走就多出去走走。
北阡陌不理解闻梁这有些摆烂的脑回路,不过做慈善最终对于任何一个艺人来说都是一个好的标签。
她也没有什么理由阻止。
又简单说了几句,便没有再说。
两天时间微博自称老师的终于是同意了闻梁的好友请求。
看头像应该是一位年纪不大的小姑娘,点进朋友圈发的都是一些孩子上课,吃饭的朋友圈。
“您好,”
“对不起有些激动,您是我私发的明星里面,第二个回复我的。”
闻梁有些奇怪,那么第一个是谁?不过他没有问,简单了解了一下缺些什么东西,打算到时候快递过去。
老师说乡村里面的小朋友,衣服裤子很少,平时穿的布鞋(大人用布和米浆糊糊粘起来,再用很粗的底针纳鞋底,用纸板捡出鞋面的形状,套上布缝起来,最后把鞋底和鞋面缝在一起),因为是用布做的,一下雨鞋就会湿。
他们那个镇上孩子多是一些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爷爷奶奶还要忙着地里的活,顾不及小朋友,有时候孩子一双湿的鞋子一直穿到它又变干,爷爷奶奶也发现不了。
他们的文具也少,一支铅笔只有大拇指长也舍不得丢,因为油性墨水贵,所以他们这里的孩子五年级才开始练习钢笔字。
老师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他们这个小学的规模,虽然是班级授课制,但老师比较少,一旦有老师生病,就只能是一个人同一时间段跑两个班级上课。
因为地势较高,天气比较干旱水就吸不上去,需要到山下背水到学校里做饭。
孩子一到六年级,一共187人,老师二十四名。
闻梁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还没有教育改革,教室是一间间土坯房子,就是那个时候没有普及钢管渡水,他也没有背水去上学的说法。
怪不得老师直接向社会公众人士求帮忙,就这条件,上了大学的大学生,都想往外走,真正想要回去那地方扎根的恐怕很少。
了解清楚后,闻梁把需要的东西列一个清单,方便购买。
北阡陌虽然与闻梁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她清楚闻梁打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