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见状,只得对着王氏不停认错。
见李山认错,王氏好像又重新恢复了底气,就要接着开口骂人。这时人群之中传来一道温厚的声音“教不严,师之惰。学生犯了错当老师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下向王夫人认错,若是夫人还觉得不够解气,可以骂我,想要一些赔偿也是可以的。”来人正是曹回。
王氏的丈夫王禄是文秀县有名的木匠,虽说这个年代木匠不流,但因其手艺好,家境比文昌巷其他家稍好一些,当年看不起这个不知何处而来的穷酸读书人,所以家中女儿也送到别的学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回在的文秀县名声越来越大,渐渐的对这个外来的教书先生的态度也有所改观。
王氏见曹回开口替李山一家说话,也不好再说什么,对着李山说道“这回我大人不记小人过,下回管好你家的小崽子。”说完扭头回家去了。
待到围观众人散去,曹回转头对李山作揖行礼,李山见状赶忙回礼。
曹回道“过了年我就会离开文秀县继续去往别处游历,特来此向你夫妇二人道别。”
李山正了正衣衫对着对面这个读书人再行一礼道“这几年承蒙先生照顾我们一家,李山无以为报,若是先生今后有事只管托人捎信即可。”
曹回见李山面露迟疑笑着说道“你夫妇二人若是不嫌弃,李怀安愿意我可以收他为亲传弟子,此后他就是我儒家学子,我走之时他可以与我一起。”
李山如释重负说道“先生大义,我夫妇二人求之不得。”
曹回接着说道“本就是这世人对你们二人有所亏欠,我所做当是代替天下人向你们弥补罢了。”
李山道“先生五年护道,已经足够了。”
李怀安一直等到曹回的身影走远这才对着李山和姜雯说道“曹先生年后就要走,为什么要我也跟着他?”
两人漠然。
李怀安继续说道“我不会走的。”说完就转身去追曹回。
曹回像是知道李怀安会跟来一样,就在巷口等着。李怀安走近后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就是看着曹回。
曹回率先开口道“既然无话不如跟我走走,边走边想该要如何开口。”
李怀安点了点头。
二人同行一路无话,一直走到一处名叫夏荷园的书肆。曹回率先走进,李怀安紧随其后。曹回走进书肆,与书肆掌柜交谈两句之后走到一处书架前。
书肆掌柜心中有些诧异,像是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不怪老板,曹回往常到书肆从来没看过话本小说类的书籍。
曹回在书架前来回翻看,直到夜幕降临后才挑了一本名叫“人间江湖事”的书付过钱后,带着李怀安往文昌巷走去。
到巷口时曹回停步说道“与你闲聊几句如何?”
“嗯”
见李怀安回应了一声曹回神色平淡道“能与我说说,为什么那么讨厌那王氏吗。”
李怀安说道“自我记事起,王叔对我们家一直照顾颇多。只是那夫人只要每次一见我们家的人就会找各种理由为难我们家,我一直想不明白王叔那样的好人为什么会娶这样的人为妻。”
曹回听后说“那你知道你的父母是如何看那王氏夫妇的吗。”
李怀安极不情愿的说道“我父亲母亲一直说王叔一家都是极好的一家人。”
曹回听后继续往巷内走去,口中说道“学塾里有学生一直不喜欢你,时常在课闲时欺负戏弄你对吗。”
李怀安有些诧异的说道“曹先生怎么会知道。”
曹回笑着说道“耳清则闻,眼清则见。我想说的是为何你能对自己的同窗百般忍让,却唯独对那王氏不依不饶?”
李怀安停步不前,默不作声,曹回见状就站在原地静静的等着他。
李怀安看了曹回一眼没有说话,继续向前走去,曹回只得跟上,走到李怀安家门时曹回从怀中掏出刚才书肆买的那本书递给李怀安说道
“我知道你不喜欢读书,今天不喜欢没关系,以后不喜欢也没关系。我把这本话本送给你,书中有大部分字都是你不曾学过的,无论你年后跟不跟我走都随你,我只希望你能在我走后继续识字直到能靠自己读完这本书,你放心书里没有你不喜欢的那些大道理。”
李怀安听后没有说话,只是伸出双手接过曹回手上的书转头进院。曹回等到院门完全关闭,转身往巷口走去口中喃喃。
“对自己真心好的人,往往会下意识的恶语相向,而不自觉,不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