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仔细一琢磨,众人心中也都大概有了个想法。
要说在军事方面的话,其实还有一人应该上榜,只不过这情况却是比较特殊。
想必上苍正是为了此人才做了这个特殊的“番外篇”吧?
【番外篇,春秋,孙武!】
【孙武被后世称为华夏兵圣,兵家至圣!】
【若只论战争功绩,或许比之榜单之中许多将军都有所不如,可他却是华夏历史第一位将兵法之道整合传承的祖师】
随着陈宁的声音响起,画面仿佛水波一般变化,待到归于平静的时候其上正是孙武小时候。
【孙武的祖上传说乃是舜帝之后,而孙武从小就有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乃是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年】
【只是数年之后,齐国发生了内乱,几大家族之间明争暗斗,孙武内心十分讨厌这种勾心斗角的生活,于是就离开了齐国,另谋出路。】
年少的孙武收拾行囊,便踏上了追逐自己梦想的路程。
他听说长江流域的吴国开始渐渐强大,正是渴求人才的时候,孙武认为这是老天爷给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直奔吴国而去。
在路上,他遇见了自己后来的好友伍子胥,此二人都有着惊人的才华和能力,两人一见如故,互为知己,结为刎颈之交!
伍子胥乃是楚国人,其父在楚国身居太傅之位,可是楚平王听信谗言杀死了太子,同时也杀死了伍子胥的亲人。
伍子胥忍辱负重逃出楚国,投奔吴国而去。
伍子胥一心复仇,迫不及待,而孙武却是想完成自己的兵书,更想观察一下当前的形势,于是就在山中隐居,不问世事。
“孙子兵法,咱也是看过的!”
“别看当初不识得几个字,可是咱学东西快,让别人念给咱听也能懂了。”
“要咱说,这位乃是真真正正有大志向的!你们这些武将争得那都是一时之功,可这位一开始便是著书立传传于后世,此等眼界可比尔等强多了!”
朱元璋对于这样一位历史先贤同样十分尊敬,称赞连连。
只是下方这些武将却都是不着痕迹的撇了撇嘴角。
皇爷您还真是开得了这个口!
拿我们和这古代先贤比较,还说我们不如人,这说的是什么话!
【孙武创作的孙子兵法和后世许多人的心血又有所不同,并非是耗尽毕生心血在年老之时才完成创作】
【而是在其年仅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整本著作!】
【称其为少年天才一点都不为过】
【其中的“兵法十三篇”更是影响了后世的许多武将,福泽万年!】
画面流转。
在伍子胥成功帮助吴国新君阖闾登上宝座之后,立刻向阖间推荐了这位好友。
阖闾更是心怀壮志,广招天下贤才。
伍子胥的本事他是看在眼中的,能让伍子胥如此推崇备至的人又该是怎样的能人?
怀揣着激动地心情,阖闾立刻统一了伍子胥的请求,于孙武见了一面。
可是就这一面,在捡到孙武编写的“兵法十三篇”之后,阖闾顿时意识到了眼前的人是何种大才。
于是拜孙武为大将军,对其信任有加。
而孙武更是不负所望,在后续伐楚的战争之中五战五捷,仅仅以三万人马就打败了楚国二十万精兵强将!
【这场战斗乃是华夏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孙武更是一战成名】
【可孙武有着如此能力,但他心中却是有着一个质朴的田园梦】
【对他来说,这在当时堪称无敌的兵法之道,足以让孙武以吴国为基础称霸天下】
【可在他看来,高官厚禄功成名就却是比不上隐居田园的诱惑来的大】
【这一战,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更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之前心中的目标已然完成,只想归隐田园】
此等行为可把吴王气了个半死。
而孙武的朋友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随手在水沟之中救上来一个奄奄一息的汉子,在孙武的茅屋之中喝了两碗粥。
却是看了两眼孙子兵法的初稿,发愤图强成为了帮助吴王阖闾灭楚的大将军!
两人的“刎颈之交”更是感人肺腑。
虽然两兄弟一个只想将自己的兵法著书发扬光大,另外一个却是背负着血海深仇!
但在伍子胥辅佐公子光登上王位之后却是一日之间举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