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眼前的世家们,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明白孟司的改革计划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但他也清楚世家们的势力庞大,他们的反对可能会给改革带来巨大的阻力。
光绪帝试图平息争论,他说道:“诸位爱卿,孟司的改革计划乃是为了国家之利益,朕也深知其中的艰难,但世家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我们应当审慎考虑。”
然而,世家们并不领情,他们继续上奏,强烈要求光绪帝放弃改革计划。
他们认为改革会触动他们的利益,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
光绪帝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他知道自己无法忽视世家们的意见。
但他也不想放弃改革的机会,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孟司静静地站在一旁,他的眼神冷淡而执着。
......
朝堂上,气氛紧张而压抑,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爆发。
光绪帝坐在龙椅上,神情无奈而迷茫。
宫殿的石壁透出冷峻的气息,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世家们的奏折如雪片般堆积如山,每一份都沉甸甸地压在光绪帝的心头。
“圣上,工商业改革乃是国家振兴之关键!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一位年轻的维新派官员激昂地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圣上,世家大族的利益固然重要,但不能因噎废食,改革虽有风险,但不改革则国将不国!”另一位维新派大臣慷慨陈词,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
世家们的脸上露出不屑和愤怒的神情,他们纷纷指责维新派官员不懂世故、盲目冒进。
“圣上,千万不可听信他们的胡言乱语!祖宗之法不可变,否则天下大乱啊!”一位年老的大臣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说道。
“圣下,工商繁荣则农桑衰败,我等世家的根基将荡然无存!望圣上以江山社稷为重啊!”另一位大臣泪流满面,声音中带着绝望。
“圣上,工商业改革乃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此举必将导致民生困苦,市场混乱,请皇上三思!”另一位年老的大臣声音颤抖地说道。
光绪帝在两方的争论中左右为难,他深知世家大族的势力庞大,改革之路困难重重。
但同时,他也被维新派官员的激情和抱负所打动。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光绪帝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声音中带着无奈:“诸位爱卿,工商业改革之事,暂且搁置,朕会命人重新审视此计划,以寻得更为稳妥之法。”
孟司的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但他也理解光绪帝的苦衷。
改革之路布满荆棘,如今只是遇到了暂时的阻碍。
工商业改革的暂停,让国家的发展陷入了一片迷茫。
光绪帝明白,要想推动国家的进步,就必须找到一种平衡的方法,既要满足世家们的利益,又要为百姓谋福祉。
光绪帝下朝后,朝堂上的紧张气氛并未消散。
世家们心知肚明,工商业改革之事若继续推进,他们的利益必将受到影响。
于是,他们暗中谋划,决定拉拢孟司,企图影响皇帝的决策。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孟司收到了一封神秘的请柬。
信中言辞恳切,邀请他前往一座郊外的别院相聚。
孟司决定将计就计,深入了解世家们的意图。
那座别院位于山脚下,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森林。
当孟司抵达时,天空依旧阴沉,乌云密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别院的大门紧闭,门口站着两名神色严肃的家丁。
孟司轻轻叩门,片刻后,门缓缓打开,一位管家模样的人迎了出来,恭敬地将他请进了院子。
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在阴雨的浸润下显得格外清新,然而,孟司无心欣赏美景。
他随着管家穿过回廊,来到了一间宽敞的厅堂。
厅堂内,几位世家的核心人物正围坐在一起,看到孟司进来,他们纷纷起身,露出虚伪的笑容。
“孟大人,久仰久仰!今日特地邀您前来,是想与您共商国家大事。”一位年长的世家大臣说道。
孟司微笑着回应道:“诸位大人客气了,不知有何要事相商?”
“孟大人,您也知道,工商业改革之事对我等世家影响甚大,我们并非反对改革,只是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之法。”另一位世家大臣附和道。
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