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李尔随大伯到江州武馆,恰逢上谕,江州开埠。
那江州两江交汇,东洋人的洋船驶入内河,不识航道,在一滩塗搁浅,急得哇哇乱叫。
翻译官结结巴巴,请江边渔民帮忙,把洋船拖离浅岸。
东洋人小气,不肯出钱,渔民中有当积德想的,愿意干,有痛恨洋船“卟通卟通……“打嗝、放屁、冒烟,惊跑鱼虾。不愿帮这个忙。
渔民争论不休,东洋人从翻译嘴里知道:一些人愿意;一些人不愿意。于是,又令翻译告诉渔民:不愿意的,良心大大滴,坏了坏了!愿意的,真朋友,良心大大滴,好了好了!
那时,李尔在江州书院念新学,方晓外夷有东洋一族,除个儿矮外,与华人无异。第一回听东洋人呱叽哇啦,像西洋人打哈哈。感觉稀奇,好笑,记忆犹深。
刚才,李尔听倩倩讲,想让佟玲玉嫁个圈内丈夫,和美一生,便对她的好意,顺口赞出个”良心大大滴好!”这个话。
此刻,倩倩听罢公子的往事,嫣然笑过,便有些高看李公子,不仅见多识广,还学贯东西,心眼也不错,不禁有些仰慕于他。
二人话一投机,且有共识,擦出心里灵犀相通的火花,就是分分秒秒的事,以至让李尔一时高兴,似对苏倩倩敞开心扉那么快意,他不觉推开雅间的门……
“吱呀!”一声,门开处却险些撞着开光的鼻子,骤见李开光一脸懵圈,躲闪而过。 李尔不悦,沉下脸来说道:
"怎么不在门外守着,偷偷朝里张望,这偷窥可不是好习惯喔。"
"没......没有……那,我......"开光急忙辩解,语无伦次。 苏倩倩急打圆场道:
"李公子,就请他进来嘛,喝口茶,解解乏也是好的。" 李尔一愕,知她对开光颇有好感,甚觉心慰。
便对开光说了另一番话,以缓解刚才的尴尬。
李尔看了一眼苏倩倩,说道:
“好了,好了,我也不责备他了,这孩子从山旮旯出来,处社会,够得学。我这也是引他走正道嘛。”然后侧过身来瞅着开光:
“是不是?”
李开光像有约定似的,不停的点头称是。
一会,妈咪令小丫头来请用餐,他三人用过,李尔近前与苏倩倩辞行,叫来开光,让他嘴甜点,说声“多谢倩倩姐款待。”后,二人在苏倩倩倚栏目送中,上路了。
目标:纺锤县;任务:会一会恭副主事。
话分两头说……
浮云镇牛记米行的老掌柜,最近有点烦。
好好的一个家世,老被人蛆蛆孔孔背后垢病,让他老脸往哪搁?不是镇上茶馆酒肆,把这事当茶余饭后的佐料,添油加醋得满天飞,他还不相信这是真的……
这一天,他一回到家就喝退了下人,关上房门,盘问老大牛大氓,街上传得沸沸扬扬是怎么回事?
牛大氓见瞒不过了,才期期艾艾承认了有这回事,但又一口三六九的,都推到跟班身上。
牛掌柜大怒,把跟班叫来大骂一通,让大氓拿点钱打发他走人。
老掌柜是名义上的当家人,但有一半家业却交给老大在管了。 他这个家出现这状况,是牛大氓亲娘临死遗言造成的。
大氓亲娘未落气时,一手拉着夫君,一手牵着爱子,却盯着夫君说:
“家业这样大,一半交老大,一半由你和狐狸精啷个甩摆都行。”
直到老掌柜点了头,才咽气了。
牛大氓亲娘所指的狐狸精,是老掌柜找的二房。
大房病怏怏时,二房还不到三十,正是缠人的年纪,不光嘴巴上甜,把老掌柜哄的团团转,而且肚皮也争气,没两年就生下一个胖小子,就是牛掌柜的幺儿牛幺元。
牛掌柜在镇上人缘极好,盖因他的米行良心经营。浮云书院也长期找他供米,和莫德民校长交厚。
牛大氓堕落成这样,莫校长归罪于他自小不读圣贤书,故提醒老掌柜,从小都要重视对幺元的教育,成材是从苗苗开始的。
牛大氓自滨江茶楼那事后,声名狼藉,且无颜辩解。宅男似的,窝在家里,羞于出门。
全靠米铺管家打探坊间说道,转告少东家。
虽然,其父严令辞了跟班,但必竟二人私交笃焉,其对牛大氓无不言听计从,从不走样。
大氓暗中不舍,依然使钱让他打听,是何方人氏敢名目张胆羞辱他。
风声稍平,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