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第269章 269吴三桂真是咱大明的第一功臣呐

第269章 269吴三桂真是咱大明的第一功臣呐

忠臣,想要光复大明,借助外来力量击溃李自成的乱军?

结果正如朱元璋所料定的一样,吴三桂根本就不理他亲爹招降的话,就扛着大顺军的进攻作战。

他同大顺军猛打三天,打的李自成是疲惫之师。

顺军被以逸待劳的清军一下子就打崩了。

于是大顺军连忙撤退,再半路上杀了吴三桂全家。

如此一来,看着吴三桂是一副为大明着想的模样。

就如同大明地狱笑话当中,崇祯在地府遇到了吴三桂,忙问:

“长伯,闯贼如何了?”

“回陛下,臣已经平定了。”

崇祯脸上带着喜色:“如此艰难,想必你为了剿灭闯贼一定付出很大的代价?”

“臣全家老小的性命尽数被闯贼所杀。”

崇祯脸上流露出感动的情绪,继续发问:“那西贼呢?”

毕竟张献忠挖了凤阳祖坟,朱由检也是记在心中的。

“臣也戡平了。”

“好好好。”崇祯激动的询问:“那鞑清又如何了?”

“臣正是病逝在征剿鞑清的军中!”

崇祯忍不住泪流满脸:“长伯真是咱大明的第一忠臣呐!”

朱元璋从仙境当中回来之后,因为片段的信息,却是认为吴三桂是在为大明着想,以此来翻盘的。

就是不知道后续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觉得吴三桂手里的兵将厮杀后变少了,是不利于彻底翻盘的。

不过若是攻城战,朱元璋觉得李自成退守山海关等地,还得再跟清军硬磕。

尤其是从这场战事当中,朱元璋看出来李自成有很多的失误之处,既然关外有异族建立的国家,山海关等重要地界,如何能不放自己的嫡系部队?

而且虽然人马众多,但全部分散再各地,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干大事。

对于清军加入战场的意图()

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李自成反应过于迟钝,为什么吴三桂那么点人马就敢硬扛着?

他再等援军的到来,你李自成再等什么?

麻痹轻敌,此乃统帅大忌。

朱元璋甚至再想,李自成突入大明京师不久,又大肆拷打京师百官搞军费。

一旦他在前线战败的消息传回来,根基尚浅的京师内必然会有人同吴三桂交流,如此一来,清军攻破顺军把守的京师岂不是易如反掌?

不对不对。

朱元璋觉得从山海关到京师之间还有不少地形能打仗,只要李自成能够重整兵马,不过看着他们两方一进一退,李自成怕是要跑路。

援兵在远方,他守卫京师是非常不现实的,说不准就会有人偷偷打开城门,迎接清军入城。

朱元璋瞧着王布犁在远处坐着眼睛盯着会发光的东西,他心思还在明末的状态呢。

因为他才从元末厮杀出来,对于大明的元末是极为有感触的。

在此之前,李自成之流必定同他一样,早就活跃很多年,才积累如此大的优势,临头被人算计败了。

想当年,陈友谅的优势那可是相当大。

元末第一悍将张定边可是在他手里,着实是让老朱有些眼馋。

朱元璋又摇摇头,他觉得李自成还是比不上陈友谅的。

至少陈友谅会有戒心。

李自成对于清军的戒心过少了,或者是没放在心上。

朱元璋沉思着,对于王布犁的操作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他也看不懂。

而且王布犁也没有把这个秘密往外说出来过。

朱元璋也不想让王布犁知道自己知道他的秘密。

只不过朱元璋想着大明又要陷入异族的统治当中,他们会不会重走蒙古人的老路?

亦或者大明也有南明,清国如同金辽等等,以黄河或者长江划水而治!

丢失燕云十六州的危害极大,南明很难反杀回去,最终只能覆灭。

如此结果,朱元璋稍微推导一下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

因为没有此地,王朝就失去了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地形优势,同样也失去了战马来源,更是让他们得到了大量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反哺塞外。

“你奶奶的。”

朱元璋坐在柔软的沙发当中,仔细的思索该如何提前覆灭这个清国。

既然他们从山海关外跑来,那一定就是辽东生存的,那里除了蒙古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